《城市發展研究》創刊于1994年,雜志作為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的會刊,1995年正式出版,始為雙月刊,至2009年改為月刊,現已出版百余期。本刊宗旨是服務于我國健康城鎮化和城市科學發展的需要,推動學術界對城市發展規律、對城市社會、經濟、文化、環境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中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進行綜合性研究,繁榮和發展城市科學理論。本刊一直秉承立足專家學者、面向城市領導者,架起專家學者與城市決策者之間的橋梁和紐帶,為“發展城市科學、科學發展城市”作出積極的貢獻,為城市可持續健康發展而努力奮斗的宗旨。
本刊目的在于成為城市黨政領導者,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有關職能部門領導及城市有關研究部門、教學單位、專業人員的智囊和參謀,也是各界人士了解城市發展動態的窗口。目前雜志下設專欄有城鎮化、區域與城市、土地利用、城市規劃、低碳生態城市、住房保障、城市經濟、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社區建設、生態與環境、城市設計、城市減災、城市文化等。讀者群體定位于研究城市發展有關方面的專家學者、城市發展決策者、相關專業高校研究生,關心城市發展的有識之士等。在內容方面,根據每年我國的經濟發展形勢與城鎮化趨勢,每期選擇不同的主題和刊登重點。期刊始終堅持學術前沿的辦刊方向,對專業內的專家學者有較強的吸引力,每月來稿都保持在300篇左右。
1《城市發展研究》篇幅與格式論著、綜述等文稿,包括圖、表在內,字符數一般不超過10000字,字數以6000~8000字為宜。論著一般應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包括單位名稱、單位所在省份和城市、郵編)、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產生論文的研究基金項目名稱和項目編號、正文、圖表、注釋、參考文獻、投稿日期、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別、籍貫、職稱職務和研究方向)和通訊作者的聯系方式(包括姓名、職稱職務、電話和E-mail地址),以及英文版的題目、作者姓名、摘要和關鍵詞。
2《城市發展研究》題目應簡明、確切,便于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一般不超過20個字。中文題目中不得出現英文。
3《城市發展研究》署名應只限于選定研究方案,直接參與全部或部分研究工作和撰寫論文,并對該論文有答辯能力的人員,按貢獻大小排列。最多署5位作者姓名.英文摘要中,作者姓名的中文拼音,姓在前,名在后,姓的字母全部大寫,名的第一個字母大寫,雙名者中間無連字號。
4摘要論著應有中英文摘要,中文字數控制在300-400字之間。
5關鍵詞一般3~6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隔開,寫在摘要的下方。
6中圖分類號按照《中國圖書館分類法》,標明文章的中圖分類號。
7正文層次序號不宜過多,一般為3級,最多不超過5級。各層次一般應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如“1”、“2.1”、“3.1.1”等。
8《城市發展研究》數字的用法以GB/T15835-1995《關于出版物上數字用法規定》為準。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而且又很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
9計量單位以GB3101-1993《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原則》為準。
10縮略詞凡已被公認的縮略詞可不加說明而直接引用。例如:CBD、GIS等。不常用的、新興學科的縮略詞,在文中首次出現時應附原詞。
11表格與插圖均應少而精,設計正確,使人容易看懂,并按順序附在正文內。表格應按統計學制表原則,采用三線表,標明序號和表題,表中同一項目保留小數的位數應一致,上下行位數要對齊。線條圖要求圖面清潔、線條清晰、粗細均勻、比例得當。照片圖應提供原始照片,清晰明確,標注好圖號。表格與插圖的題目需用中文表達。
12參考文獻論著、綜述列出的文獻僅限于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文章,且以引用近期發表的論著為主,未公開發表的不宜引用(必要時可在文中加注說明),已肯定將被公開刊物采用者可注明“待發表”。參考文獻按文中引用先后編號,附于文末,并在文中引用處右上角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注明。文獻書寫格式參照GB3469-1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和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標注。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城市發展研究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城市發展研究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城市發展研究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