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季刊)創刊于1989年,由江蘇省教育廳主管,常州大學主辦。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萬方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等來源期刊,江蘇省一級學術期刊。
《常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為自然科學學術季刊。本刊立足本校,公開發行,主要刊載化學工程、化工機械、計算機、能源、材料、管理科學、基礎科學以及綜合性學術評述。為了不斷提高學報質量,辦出特色;也為了方便更多的校內外作者,使其科研成果得以向社會展示,同時便于專業技術職務的評聘,熱忱歡迎校內外專家學者和各界人士踴躍投稿,關心和支持學報的發展。
《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雙月刊)于2000年創刊,由江蘇省教育廳主管,常州大學主辦。
《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堅定不移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遵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辦刊方針和期刊發展規律,嚴把稿件政治方向和學術質量關,不斷提高學報的學術水平和質量,推動學校教學科研多出成果和成果轉化,提高了學校文科和理工科學笠建設水平,學報在學術界的社會影響力不斷提高。獲獎情況:2001年被江蘇省新聞出版局和省科技廳評為江蘇省一級期刊。
1.《常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論點明確、數據可靠(必要時注意保密)、論據充分、語句通順、文字簡煉。內容包括中英文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包括單位全稱、二級單位、城市名和郵編)、摘要和關鍵詞(3~8個)、中圖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并在文稿首頁地腳處寫明論文屬何項目、基金資助來源等,并請給出項目的編號或批準文號。
2.《常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題名應以準確、簡明、新穎的詞語表達報告、論文的主題內容。其字數一般不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用副題名。題名中不應有非規范或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詞、符號、代號,并應避免有結構式和數學式。
3.《常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摘要是文章主要論點的客觀陳述,要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應盡量寫成報道性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200~300字)。摘要應具有獨立性,不使用圖、表,一般不引用化學結構式、公式和參考文獻,不使用“本文”、“本工作”、“作者”等作主語,而采用第三人稱過去式的寫法,切忌對文章進行價值評判。英文摘要的內容應與中文摘要相符。
4.關鍵詞應盡量選用《漢語主題詞表》和《石油化工漢語敘詞表》等有關專業主題詞表提供的規范詞。中英文關鍵詞應一一對應。
5.文中圖、表應有自明性,且隨文出現。圖、表應附有相應的題名。插圖須符合制圖規范,圖中文字、符號、縱橫坐標中的標值、標值線必須寫清,標目應使用標準的物理量和單位符號。文中表格一律使用三線表。圖序、表序應標注清楚;圖題、表題應準確、簡明。稿件中的數字、計量單位和標點符號的使用應符合有關的國家標準。
6.文中的物理量和計量單位必須采用我國法定計量單位。對外文字母、字體和大小寫、上下角標易混的字母應書寫清楚,并用鉛筆作出標注。正文引言部分不設標題“引言”,也可省略。層次標題一般劃分為3級,采用1、1.1、1.1.1……的層次結構。
7.參考文獻只選主要的,標注采用順序編碼制,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同一處引用多篇文獻,只須將各篇文獻的序號在方括號內全部列出,各序號間用“,”。如遇連續序號,可標注起訖序號。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種文獻,則使用同一序號。文獻作者3名以內全部列出,否則只著錄前3人,后加“等”、“etal”;作者之間用逗號隔開,著錄個人作者時,姓前名后。姓名首字母均大寫,姓名之間不用逗號。名可縮寫,不加縮寫點“.”。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常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常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常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