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大學工程學報》中國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為ISSN 2095-008X,CN23-1566/T,主管單位為黑龍江省教育廳,主辦單位為黑龍江大學。
本刊被近10種數據庫和期刊引證報告收錄:《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CSTPCD網絡版)全文收錄,《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全文收錄,《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收錄,《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統(tǒng)計源期刊收錄,《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統(tǒng)計源期刊收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ISTIC)統(tǒng)計源期刊收錄。新近被《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確定為檢索刊源。
《黑龍江大學工程學報》辦刊宗旨:立足本校,面向全國,服務教學與科研,反映工程科學與技術的最新科研成果,促進校內外學術交流,為我國工科學科發(fā)展服務,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服務。定期欄目:水利與土木工程、化學化工與環(huán)境科學、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農業(yè)資源與工程等。不定期欄目:寒區(qū)工程與水資源、科技期刊研究、科技動態(tài)、讀者與編者等。讀者對象主要為高等學校師生、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
《黑龍江大學工程學報》全國高等專科學校優(yōu)秀學報(自然科學版)一等獎;全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優(yōu)秀學報系統(tǒng)評比一等獎,1995年;全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高專分會優(yōu)秀學報評比一等獎,2000。
1.《黑龍江大學工程學報》來稿必須具有創(chuàng)新性、學術性、科學性、準確性、規(guī)范性和可讀性。來稿須交時電子版(采用Word版本), 禁止一稿多投。
2.《黑龍江大學工程學報》自稿件收到之日起,3個月內本刊發(fā)出是否錄用的通知。如超過期限,請作者及時來函查詢。
3.《黑龍江大學工程學報》來稿要求主題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圖表清晰 , 一般不超過8000字。
4.來稿必須包括:中英文題名、摘要及關鍵詞,所有作者單位、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簡介、參考文獻,如來稿屬基金項目,則必須在首頁注明基金全稱及基金編號。對省級以上基金項目的論文,將優(yōu)惠或免費發(fā)表。
5.名應能簡明準確地反映文章的主題(不超過20個漢字),不使用非公用的縮略詞、縮寫字符、代號等。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著重反映文章的目的、方法、結果、結論,要求客觀、公正、不加評論,采用第三人稱寫法,字數不得少于100個漢字。關鍵詞選詞要標準、規(guī)范,數量3~8個,中英文應一一對應。作者簡介格式: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 籍貫 , 職稱 , 學位及研究方向。
6.來稿中凡可使用阿拉伯數字的,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各種計量單值的量值,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
7.來稿中圖表應少而精,應有自明性并隨文出現(xiàn),不得與文字重復。圖應有圖序和圖題,表應有表序和表題。照片應黑白分明,層次清楚,圖和照片應附上電子版。表格應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線),表中參數應表明量和單位(符號)。如有圖注和表注,請標在相應圖或表的下方左側。圖、照片、表格應有與中文對應的英文表名、圖名。
8.參考文獻應是來稿中主要引證的必需文獻。參考文獻的寫法,請參照本刊本期文后的標準寫法。
9.文章結尾應詳細列出作者的姓名、單位、地址、郵政編碼、電話、手機、E-mail等。歡迎通過網絡投稿。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黑龍江大學工程學報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xié)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黑龍江大學工程學報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lián)系黑龍江大學工程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