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傷殘醫學》原名是《傷殘醫學雜志》,《傷殘醫學雜志》創刊于1993年,原衛生部陳敏章部長、顧英奇副部長為創刊題詞,在有關領導、各位編委、專家、作者、讀者及廣大醫務工作者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學術水平和編校質量不斷提高,2006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更名為《中國傷殘醫學》,由衛生部主管,本刊由省級升格為國家級期刊。
《中國傷殘醫學》以刊登傷殘醫學為主的多學科綜合性學術期刊,以從事傷(病)殘管理、預防、臨床、康復、護理等工作的各級衛生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傷(病)殘人為主要對象。以促進我國傷殘醫學事業的發展,提高傷(病)殘人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質量為宗旨。
《中國傷殘醫學》榮獲2002年省科技廳、省出版局、新語言文學委員會評為優秀期刊、中國科技核心刊。
1《中國傷殘醫學》文稿:內容應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實用性和導向性。打印稿(并隨附WORD文檔的軟盤),文字簡練,數據準確,語言通暢。論文要求在4000字左右,短篇報道及個案報告在1000字左右。
2《中國傷殘醫學》文題:力求醒目、簡明,能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不宜超過20字)。
3《中國傷殘醫學》作者:文題下寫出作者姓名(不宜超過10人)、單位及郵編。多單位作者用阿拉伯數字作右上標注,單位按標注序號排列,用分號間隔。
4摘要及關鍵詞:中文摘要采用第三人稱按結構式(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的形式書寫, 3-6個關鍵詞。英文摘要與中文摘要相對應。
5中圖分類號:正文前寫出文章的中圖分類號。
6正文:大標題居中(資料、結果、討論等)。
7圖表:隨文放置,表格采用三線表,注明表序和標題。插圖須線條清楚,黑白分明,整潔。圖標及圖注文字應打印,圖序和圖題打印在圖下方。照片反差適中,影像清晰。能用文字說明盡量不用圖表,能用表格說明的盡量不用圖片。
8量、單位及數字:按GB3100-3102-93和GB/T15835-1995標準。
9統計符號:按GB3358-82《統計學名詞符號》有關規定書寫。
10參考文獻:文后參考文獻編排格式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并用數字表示,如“1,2,”。以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參照IS0690及IS0690-2,每一參考文獻條目的最后均以“。”結束。各類參考文獻條目的編排格式如下: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 [序號]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任選)。 期刊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中國傷殘醫學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中國傷殘醫學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中國傷殘醫學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