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藥雜志》(半月刊)創刊于1955年,由中國藥學會主辦。
《中國中藥雜志》是我國現存創刊最早的綜合性中藥學術核心期刊,始終保持發行量居本專業領域首位。全面反映我國中藥學進展與研究動態,是中藥科研最高學術水平的交流平臺之一。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為中藥學術期刊中唯一的半月刊。
《中國中藥雜志》為中國現存創刊最早、發行量最大的中藥學學術性刊物,論文被CA(化學文摘),BA(生物學文摘),IPA(國際藥學文摘)、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MEDLINE數據庫等國際著名文摘和數據庫收錄;為“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來源期刊”;為《中國期刊網》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收錄。
《中國中藥雜志》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國立醫學圖書館生物醫學檢索系統、《生物學文摘(預評)》、皇家化學學會系統列文摘收錄。
1中國中藥雜志論文的內容要求
論文應論點鮮明,數據可靠,層次清楚,文字簡練,結論準確。
2中國中藥雜志論文的撰寫要求
2.1文題
每篇來稿均要有中英文題名。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應以簡明、具體、確切的詞語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并有助于選擇關鍵詞和分類號。題名中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詞、字符、代號以及結構式或公式。英文題名首字母大寫,其他均小寫,英文文題中盡可能不用冠詞,最好不超過12個實詞。
2.2作者及工作單位
論文署名不應過多,應限于參加研究工作并能解答該文有關問題及對文稿內容負責者。若第一作者或第一單位有變動,應提供單位證明信。對論文有貢獻的其他人員如協助工作或提供資料、材料者可放在致謝項。姓氏的漢語拼音字母全部大寫,復姓應連寫;名的首字母大寫,雙名中間加連字符。工作單位名稱用全稱,不用簡稱或縮寫,工作單位后寫出所在省、市及郵政編碼,并附單位英文名稱,應與中文單位名稱對應。通信作者用“*”標出。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工作單位還應在城市名稱及郵政編碼之后加列國名,其間以“,”分隔。
2.3摘要、關鍵詞
文稿須附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中文摘要一般不超過400字,關鍵詞5~8個,盡量選用《漢語主題詞表》和《中醫中藥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主要的自由詞和未被詞表收錄的新學科、新技術中的重要術語也可作為關鍵詞標出。多個關鍵詞之間用“;”分隔。研究性論文的中、英文摘要均采用四要素結構式書寫,即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綜述性論文需寫出指示性摘要,中文300字左右。英文文題、關鍵詞及作者名稱和單位務必與中文對應。摘要、關鍵詞作為標識詞其后應加冒號。
2.4地腳線
①收稿日期:由編輯部填寫收稿的具體日期。②基金項目:應注明國家有關部門的正式基金名稱的全稱及合同號,多個基金之間用“;”分隔。③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簡歷及研究方向,并提供詳盡的聯系方式(電話、傳真、E-mail等)。
2.5引言
概述本研究的理論依據、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現狀,并應明確提出論文研究的目的。
2.6正文
層次分明,在層次標碼后,應擬定標題。盡量減少層次,不得多于3層,采用1、1.1、1.1.1方式。層次的數字序號頂格寫,空1個漢字接排標題。
2.7藥物、試劑、動植物和主要儀器
2.8方法
凡文獻已有記述的方法,一般可引用文獻,對新的或有實質性改進的方法要寫明改進處。如是自己創新的方法,則宜詳述,以便他人重復。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中國中藥雜志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中國中藥雜志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中國中藥雜志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