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學史料》(季刊)創刊于1978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辦的現代文學史料刊物。
《新文學史料》發表我國現代文學發展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史料,刊登現代文學史上各個時期重要代表人物的文章及回憶錄,介紹不同風格流派的文學社團的活動與成就,為真實反映我國現代文學發展的歷史全貌提供參考資料。
《新文學史料》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錄。
一、名家、名文匯萃,集于一刊。茅盾、冰心、葉圣陶、丁玲、沈從文……當時健在的中國文壇的知名作家幾乎都在《新文學史料》上刊發回憶文章。回憶錄,如茅盾《我走過的道路》、冰心《記事珠》以及《從文自傳》、《胡風回憶錄》等,最初都是在《新文學史料》上首發。這無疑是牛漢組稿之功。
二、宏大、包容的歷史胸懷。即便是在極“左”思潮影響猶在的創刊伊始,《新文學史料》就兼收并包,不但刊登左翼作家的史料,而且敢于刊登自由派作家、舊文學鴛鴦蝴蝶派作家的史料、甚至當時尚未平反作家的史料,因而最大限度地還原了中國新文學的發生、發展的真實、動感的歷史圖景,為中國文學走出幽閉、褊狹、僵硬之困局,走向豐饒、開放、鮮活的新境界,做出貢獻。這很大程度上歸功于牛漢的超凡的膽識和開闊的視野。
三、公正、嚴謹的史學規范。最大限度逼近歷史真實,讓事實說話,以史料為依據,真實是公正的基石。《新文學史料》敢于正視歷史的黑暗時刻——用牛漢的話就是“毫不含糊”——但也從不故作驚人之語以期達到聳人聽聞的辦刊效果。質直、純正、有公心,這是《新文學史料》的品質,也是主編牛漢的個人品質。
在牛漢主持下,經過30年打造,《新文學史料》這份刊物已成為在國內外文學研究領域備受重視、有良好聲譽的名牌刊物,并被文學圈內外的讀者視作探究歷史、省悟歷史、回味歷史的一份新鮮可讀、饒有趣味的深具人文精神的優良讀物。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新文學史料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新文學史料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新文學史料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