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骨科雜志》前身是原天津市立人民醫院(現天津醫院)方先之教授(中國骨科創始人)主編的《骨科進修班通訊》,自1957年開始內部發行。于1961年改為《天津醫藥骨科附刊》。1981年2月更名為《中華骨科雜志》。20余年來我國的骨科事業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專業隊伍不斷壯大,分科更加精細。本刊始終貫徹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堅持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反映我國骨科臨床工作的進展,促進國內外骨科學術交流。
《中華骨科雜志》主要讀者對象為國內外從事骨科專業的骨科醫師及醫學大專院校師生。重點報道中國骨科工作者撰寫的骨科領域先進科研成果和臨床診療新進展,以及對骨科臨床有指導作用且與骨科臨床密切結合的基礎理論研究,有關國內外最新成就、動態的綜述,并有述評、臨床病理(例)討論、評論、講座、骨科教程、學術爭鳴、會議紀要、國外期刊選譯、小辭典等欄目。 本刊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并已入編Chinainfo(中國信息)網絡資源系統及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為基礎的中國期刊網,被七種生物醫學文獻檢索工具和三種機檢數據庫收錄。
《中華骨科雜志》據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2003年總被引頻次為2821,影響因子為1.184。可以認定本刊是目前能夠綜合反映我國骨科最高發展水平的期刊之一,是醫學核心期刊。 本刊2001年榮獲中華醫學會優秀期刊三等獎、入選“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2002年榮獲第三屆中國科協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中國科協“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稱號。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中華骨科雜志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中華骨科雜志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中華骨科雜志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