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月刊)創刊于1987年,是經國家科委批準,由中國科協主管,中國電子學會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學術刊物。 始終以促進電子測量技術學科事業的發展為宗旨,致力于及時反映本學科的科研新成果,溝通國內外相關專業科技人員間的信息交流,鼓勵首創精神、倡導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為將先進的科學技術轉化為先進的生產力,出成果、出人才提供了一個學術平臺。
《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被國家科委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列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被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列為技術類核心期刊;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被眾多國內知名理工科大學、研究生院的學位評定委員會推薦為重點學術期刊;同時也是國家教委指定的286種核心期刊之一。重點刊載以電子測量與儀器領域的科研新成果,發展新趨勢,理論研究的新方法,新型器件的應用,新技術的推廣等為核心內容的學術論文,并有針對性地邀請有關專家學者發表綜述和評論性文章。
《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要求所有來稿理論結合實際,立足于創新,著眼于應用,使用真實的數據、清晰的圖表和簡潔準確的語言闡述其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以便每一篇文章都應該對讀者有所啟迪, 起到參考和借鑒的作用。
(1)來稿要求主題突出,觀點明確,論據充足。必須實事求是,客觀真實,合乎邏輯,層次分明,簡練可讀。來稿必須包括中英文題目、作者姓名、工作單位、摘要、關鍵詞(3-8), 以及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國家標準學科分類代碼,參考文獻、第一作者簡介、照片以及可靠的聯系方式。
(2)來稿每篇以不超過6000字為宜(包括英文摘要部分、圖表、公式和參考文獻、作者簡介等內容用A4紙打印不超過5頁為宜。)。論文要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字數以不超過20字。 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代號和公式等。英文題名一般不宜超過10個實詞(參見國標GB 7713-87)。
(3)摘要是論文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是一篇可以完整使用的獨立的短文。其內容必須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實驗方法、結果和最終結論等,重點是結果和結論。中文摘要以200-300字為宜,英文摘要以150-200個實詞為宜。中英文摘要中不要出現圖、表、公式、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英文摘要的撰寫要求參見“Ei數據庫文摘要求” )。
(4)關鍵詞是從論文中選取出來表示全文主題內容的單詞和術語,每篇文章應選取3-8個關鍵詞,以顯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請選用規范詞。
(5)論文的主體部分:從“引言”開始設第一個標題(序號為1),論文內容必須包括研究的目的(問題的提出)、方法(解決問題的新方法)、結果(在實驗、仿真中的數據)、結論(對全文進行總結)等內容。結論是論文的自我評價,應該準確、完整、明晰、精練。
(6)來稿在首頁末行注明該論文的基金項目資助情況(寫出項目編號),基金項目不限于級別,均可寫上。同時注明所有作者的。來稿請使用國家規范文字。對易混淆的外文(如希臘文)字母、角標、大小寫及字體(如斜體,黑體等)請注明。計量單位和符號請按有關國家標準和法規撰寫(參見GB3101-1993)。
(7)文中插圖應具有“自明性”,不閱讀正文,就可以理解圖意,圖的排序采用阿拉伯數字。每一圖應有簡短確切的題名,連同圖號置于圖下。曲線圖、框圖、流程圖等用計算機制作,圖上所有文字必須用“中文小五號宋體標出”,照片圖要求輪廓鮮明、清晰、反差適中,所有圖都要達到制版的要求,以保證印刷質量。文中表格請用三線表(去掉邊框),每一表應有簡短確切的題名,連同表號置于表上(表號采用阿拉伯數字排序),文中的圖注、表注都用中、英文同時標出。
(8)文章須附有參考文獻。參考文獻請用順序編碼制,中文的參考文獻請添加英文翻譯。文獻數量應不少于8條。要在正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用方括號標注阿拉伯數字序碼,并與文后序碼對應一致,文獻著錄格式依次如下:
期刊: 序碼(方括號中阿拉伯數字表示)作者姓名,文章名(文獻類型標識),期刊名,出版年份,卷(期),頁碼(起、止頁)。
著作:序碼(方括號中阿拉伯數字表示)作者姓名,書名(在書名后加版次),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年月,頁碼。請勿引用未公開發表的文獻、以及來自網站、產品手冊和教科書的內容。
(9)來稿時附第一作者的個人簡介(內容包括出生年份,現工作單位,本人職稱及職務。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和內容,發表論著情況等。文章錄用后須提供第一作者的照片一張(1寸、2寸、黑白、彩色不限,必須清楚)。作者簡介要譯成英文并附上聯系人E-mail地址。
(10)論文的排版格式請用A4紙雙欄排版,詳細的排版格式請點擊:查閱或下載。
(11)來稿切勿一稿兩投,作者應保證對所投稿件擁有合法的著作權,遵守職業道德,杜絕抄襲。合作的文章署名須征得合作者同意。若因著作權而引起爭議,本刊不承擔責任。文稿中涉及的政治、學術、保密等問題,作者文責自負。凡已收入學術會議論文集,并已正式出版的文章,本刊不再重復發表。因本刊已加入“中文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該數據庫或文章發表后不同意其它報刊轉載,請來稿時聲明。未作特別版權聲明的投稿,將視為全權委托本刊處理有關版權事宜。
(12)來稿請寫明作者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詳細通信地址、郵編、E-mail信箱和電話,以保證及時聯系。來稿同時,請寄120元的專家審稿費(寄到學報雜志社通訊地址)。初稿的審稿周期一般不超過3個月,本刊編輯部將在收到來稿及審稿費之日起90天以內通知作者來稿是否錄用。本刊未錄用的稿件恕不退回,請作者保留原稿。在審稿周期內,望作者與編輯部保持經常聯系。文章一經發表,向每位作者贈送當期期刊5本(每篇文章最多可增送15本,寄往第一作者處)。由于發放稿費的程序和要求較為繁瑣,學報不再付給作者稿費,將向第一作者贈送當年的全套學報一份。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