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研究》(雙月刊)創刊于1975年,由江蘇省電子學會主辦。本刊以前瞻性、權威性、實用性為主特色,跟蹤電子信息技術的最新發展動態,報道最新的實用電子技術和新產品,是電子信息技術應用領域內具有權威性和影響力的綜合性技術刊物。
《信息化研究》涵蓋計算機應用、通訊技術與應用、廣播電視、測量技術與設備、元器件應用、市場縱纜、新品與精品、資料信息、貿易機會、高級人才等領域,深受廣大讀者特別是科研、開發、設計、生產一線的工程技術人員的重視和厚愛,全國有眾多的讀者。
《信息化研究》被中國無線電子學術文獻數據庫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收錄。
1、信息化研究雜志來稿應無政治質量問題,不涉及國家秘密,無弄虛作假、剽竊、抄襲他人著作、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等行為。
2、來稿應具有一定的創新性以及較高的學術技術水平和實用價值。
3、文稿應做到立論、設計正確,重點突出,層次分明,表述清楚,邏輯嚴密,資料可靠,文字簡練,可讀性強。一般以不超過6000漢字(含圖、表、公式)為宜。
4、信息化研究雜志文稿應依次包含以下信息和內容:題名(一般不超過20漢字)→作者姓名→作者所在單位(部門)及郵編—中文摘要、關鍵詞(3-8個)——中圖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英文題名——英文作者姓名及所在單位——英文摘要、關鍵詞(應與中文相對應)。并請注明各作者的簡介,課題資助基金名稱、號碼及課題得獎記錄在首頁頁腳處標明。
5、信息化研究雜志文稿章節編號采用三級標題頂格排序。一級標題形如1,2,3,….排序,二級標題形如1.1,1.2,….;2.1.1,2.1.2,…..排序。
6、摘要。摘要應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應說明研究(設計)目的、研究(設計)方法、實驗方法以及研究(設計)成果。中文摘要應有200-300個漢字。
7、非公知公用的名詞術語和縮略語應列出中文全稱,必要時列出外文全稱。
8、信息化研究雜志物理量和單位符號的使用請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單位計量單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3100-3102-93量和單位》。
9、外文字母請注意區分大小寫、正斜體、黑體、上下角標等,字母和符號的含義應明確,且在文中前后統一。
10、信息化研究信息化研究雜志插圖和表格應少而精,結構緊湊,具有自明性;插圖字跡應清晰,符合制圖規則;插圖應有圖號、圖題,表格應用表號、表題,坐標圖中的標目要用量和單位之比表示清楚(例如,溫度T/*C,速度v/(m.s)),壓力p/pa等)。圖表應隨文出現。表格盡量采用三線表。圖標注釋務必詳細,使人不讀正文即基本了解圖標的內涵。
11、參考文獻應是文中直接引用的公開出版物,應在文中引用處以右上角標(“[文獻序號]”)的形式順序標注文獻序號。 注意事項
12、本刊自收稿之日起3個月內,一般可完成審稿程序。若稿件未被錄用,本刊不退稿,不反饋審稿意見,逾期作者可打電話查詢。
13、信息化研究來稿不得一稿多投。若發現一稿多投者,本刊將在若干年內不接收其稿件,并追加對本刊造成的損失。
14、稿件文責自負,編輯部對來稿有權做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實質性內容修改須征得作者同意。
15、本刊不發表有保密內容的文章,在投稿前作者應根據國家有關保密條例進行保密審查,投稿時應附有不涉密證明。
16、基金項目、專利項目、獲獎項目等請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復印件)。
17、本刊已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等收錄,其作者文章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費一次性給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錄,請在來稿時向本刊聲明,本刊將作適當處理。
18、凡向本刊投稿者,均視作接受上述各項約定,本刊在此特別聲明。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信息化研究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信息化研究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信息化研究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