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工程師》(月刊)創刊于1988年,由東北大學計算機軟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辦。提供工廠技術及管理信息,營造信息時代的軟件工程師文化。2005年1月起全新改版的《IT博客<軟件工程師>》真誠地邀請您加入。不論是高章大講的熱辣評述,還是娓娓道來的點滴感悟:不論是學富五車的行業泰斗,還是初出茅廬的新銳力量,我們都會為您提供一個表達主張的平臺和交流思想的渠道。有了您的參與,我們的雜志才會日臻豐富和完美。讓我們與 IT攜手,共同走在前進的路上。榮獲中國軟件行業協會會刊、推動中國軟件產業發展之杰出傳媒。
1. 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1) 題目(2) 作者姓名(3) 作者單位(4) 單位所在地(省名 市名)及郵政編碼(5) 摘要和關鍵詞注意:(1)—(5)必須有相應的英文內容。例如: (6) 參考文獻(7) 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
2. 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約100字),包括:(1)目的;(2)方法;(3)結果;(4)結論。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
3. 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用分號“;”間隔開。
4. 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低于3000字。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5. 論文的圖、表在文字有相應的表述,且圖、表在相關文后出現,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6. 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參考文獻中的標點符號,需在英文狀態下。例如: 根據GB346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規定,以單字母標識: 電子文獻類型以雙字母作為標識: 非紙張型載體電子文獻,在參考文獻標識中同時標明其載體類型:
7.來稿切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本部盡量保證在5個工作日內審稿,并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作者與本部聯系確認。
8.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做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作者如對發表時間等有特殊要求,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9.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我刊概不退稿。
10.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郵寄,請聯系本部。
11.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軟件工程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軟件工程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軟件工程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