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雙月刊)創刊于1983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學主辦的信息科學類學術刊物(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不斷提高學報質量,擴大學報的影響力,是學報不變的主題。他以交流學術思想,推動科學研究,促進科教興國和學校發展為辦刊宗旨;以主要反映吉林大學信息科學及相關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為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促進信息科學及相關領域新學科新技術的發展,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為辦刊目的。榮獲中國高校自然科學學報優秀學報獎、優秀郵電科技期刊獎等8項,全國優秀高校自然科學學報;吉林省一級科技期刊!段锢韺W、電技術、計算機及控制信息數據庫》收錄。
《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雙月刊)創刊于1957年,是由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學主辦的工學門類學術期刊,原名為《吉林工業大學學報》。2000年吉林工業大學合并到新吉林大學,2002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吉林工業大學學報》更名為《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本刊為雙月刊,每年的單月1日出版。
《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為中文綜合性科學技術類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被美國《工程索引》(EI Compendex)、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志》(AJ)、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等收錄;被國內十幾種文摘刊物和數據庫轉載和收錄,影響因子在同類期刊中位居前列。收稿學科范圍:車輛工程、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交通運輸工程、農業工程。
《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獲全國優秀高校自然科學科學學報及教育部優秀期刊二等獎(99)、吉林省期刊優秀編輯一等獎(98)、吉林省期刊優秀作品編輯一等獎(02)。
《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雙月刊)創刊于195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學主辦的綜合性醫藥衛生類學術期刊。
《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設有基礎研究、臨床研究、臨床醫學、影像學、調查研究、技術交流、綜述、短篇及個案報道等欄目,全年刊發約300篇文章(不包括短篇報道),其中省級以上基金資助項目論文占80%以上。在基金資助項目中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973計劃項目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占很大比例。近年逐漸增加了校外優秀論文的刊發數量。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提高辦刊質量,先后被評為中國綜合性醫藥衛生類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生物醫學核心期刊、吉林省一級期刊。收錄《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的文摘刊物和數據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萬方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中國生物文獻數據庫》《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中國藥學文摘》《中文科技資料目錄》《全國報刊索引》《電子科學文摘》、臺灣《中文電子期刊服務》、美國《化學文摘》和俄羅斯《文摘雜志》等。
《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劍橋科學文摘社ProQeust數據庫、《動物學記錄》收錄。
(1)必須是未在任何公開發行的正式出版物上發表過的,不存在任何侵犯他人著作權、署名爭議、一稿兩投和保密問題的學術論文。
(2)必須是受到部省級及以上科研基金資助的立項課題的主要研究成果,并請準確給出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3) 稿件必須論點明確、實驗數據可靠、邏輯推導嚴密、文字精練。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要全。應盡量引用較新的文章,尤其是外文文獻。文獻數量原則上不少于8條。參考文獻的作者名要全部列出,并且要按姓在前(字母全部大寫),名在后書寫,用逗號明確分隔各個作者。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吉林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吉林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吉林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