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地質》(季刊)創刊于1979年,是由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期刊。以國內外科研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及大專院校師生為讀者對象。
《地震地質》主要報道地球科學前沿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地球科學的基礎與應用研究進展。重點反映構造地質與活動構造、地球內部物理、構造物理、地球動力學、地球化學、地質年代測定、地下流體、地震預報、工程地震學、減輕災害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動態。獲獎情況:1992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期刊三等獎;1992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科技期刊四通獎;1992年榮獲國家地震局首次科技期刊評比三等獎;1996年榮獲國家地震局第二屆科技期刊評比二等獎;1997年榮獲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三等獎;2001年進入中國期刊方陣,被評為“雙效”期刊;2009年在中國地震學會組織的地震局系統優秀期刊評比中榮獲一等獎;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地球物理類核心期刊。
1《地震地質》來稿要論點明確,數據可靠,條理清晰,文字精練。篇幅根據需要而定,本刊一般不做限制。來稿一式2份,用A4紙打印。論文書寫格式可參考本刊2002年以來刊登的文章。
2《地震地質》來稿可以是中文或英文稿。如果是中文稿,加附300字的中文摘要和3~8個關鍵詞,以及1頁左右的英文摘要(附對照的中文)、3~8個關鍵詞;如果是英文稿,加附200詞的英文摘要和3~8個關鍵詞,以及800~1000詞的中文摘要、3~8個關鍵詞(另附中文全文稿,供審校用)。
3《地震地質》文稿中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時,應按《著作權法》中的有關規定指明其出處,并在參考文獻中列出,由此引發的著作權責任,均由作者自負。
4請附信簡要介紹工作背景、成果意義,明確所投欄目及學科分類。請提供第1作者的主要聯系方式。同時提供4~6位非本單位同行專家(正高級職稱)的詳細通訊方式和研究領域,也可提出要求回避的專家,以便稿件送審時參考。附作者聯系電話、電子郵箱、通訊地址及郵編。
5來稿是否采用,由本刊編委會最后審定。依照《著作權法》規定,本刊可以對來稿作文字和技術性修改。收稿后5個月內如未得到錄用通知(或修改稿件通知),作者可以自行處理。請勿一稿兩投。不予采用的稿件,將退還作者。
6作者收到修改稿件通知后,應在1個月內將修改稿(連同原稿、退修信、對修改情況的說明、軟盤)寄回本刊編輯部。
7來稿一經刊用,本刊將向作者支付稿酬和酌收版面費,并贈送當期樣刊2冊,單印本30冊。
8本刊發表的文章,將由編輯部統一納入ChinaInfo信息服務系統,進入因特網提供信息服務,并同時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期刊網》等,如不同意者,請另投它刊。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地震地質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地震地質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地震地質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