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石礦物學雜志》(原名:巖石礦物及測試),創刊于1982年。自創刊以來始終遵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辦刊方針,堅持普及與提高并舉的辦刊宗旨,開展學術交流和討論,以廣大地學科研、教學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為加速現代化建設服務。
《巖石礦物學雜志》主要報道內容為:1.專題性或區域性的巖漿巖、變質巖、沉積巖的巖類學、巖理學、實驗巖石學、宇宙巖石學、工藝巖石學方面的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成果;2.礦物學領域包括描述礦物學、理論礦物學、材料礦物學、應用礦物學、礦相學、宇宙礦物學、寶玉石礦物學、環境礦物學、礦物藥學、新礦物及礦物中包裹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3.與巖石學、礦物學有關的邊緣交叉學科包括構造巖石學、巖石大地構造學、巖石地球化學、巖石同位素年代學、同位素地球化學、巖石成礦學、環境地質學、煤巖學、儲層地質學等方面的創造性和綜合性研究成果;4.巖石和礦物鑒定的新方法、新技術和新儀器;5.與巖石學和礦物學有關的最新地質科技信息、研究動態、研究簡報、問題討論、書刊簡介、會議簡訊等。
1.編輯部將在收到來稿后的3個月內答復作者是否錄用。如在3個月后仍未接到本刊錄用通知,則可改投他刊。
2.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可對來稿文字進行修改刪節,對實質性內容的修改,應征得作者同意。
3.來稿一經刊用,本刊編輯部向作者收取文章發表費。文章刊出后,按規定一次性向作者支付稿酬,贈送當期本刊1冊、印刷版抽印本20份。
4.來稿務求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行文力求層次清晰,文字精煉,并附200—400字的中文摘要和500字左右的英文摘要及3—8個關鍵詞。專題研究性質的論文摘要應為信息型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4部分內容,要突出創新性;綜述和評論性論文的摘要可為指示性摘要,只描述工作的學科和領域即可。
5.作者只列出主要參加者,第一作者須附作者簡介(姓名、性別、民族、出生年份、學位、職稱、所從事的專業及聯系方式)。
6.基金資助的研究項目,請注明省部級以上基金名稱和項目編號。
7.論文題目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各級標題用1、2、3……;1.1、1.2、1.3……表示,依此類推,頂格書寫。
8.稿件要求使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外文字母和符號的大小寫、正斜體,數字、字母和符號的上、下角標等容易混淆之處應用鉛筆注明。標點符號使用要準確。
9.應準確提供文中涉及的測試數據,測試數據要注明測試者、測試方法、測試儀器、實驗條件、精度及誤差范圍等。
11.文中只附必要的圖表,表格應使用三線表,并提供中英文圖名、圖注、表名。圖件應正規清繪,最好用電腦軟件清繪,并另提供單獨保存的電子文檔。照片可提供jpg格式的電子文檔,也可用光面相紙印出,要求清晰、層次分明。彩色照片制版和印刷費用較多,如為必須,則由作者另支付彩版費用。
12.凡引用他人資料須在正文內標注并在文后列出參考文獻,前后一一對應。作者應對所引文獻的完整性和準確性負責。本刊參考文獻標注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所有中文參考文獻均需譯成英文。文末參考文獻表英文在前,按著者姓氏拉丁字母順序排列,后附所有中文參考文獻。著者為3人或少于3人應全部寫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之間用“,”相隔,后加“等”或相應的文字如“etal.”。著者一律姓前名后。參考文獻格式示例如下:
專著
主要責任者.出版年.書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錄).出版地:出版者.起止頁.
期刊
主要責任者.出版年.文獻題名[J].刊名.卷(期):起止頁.
論文集
主要責任者.出版年.析出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原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起止頁.
學位論文
主要責任者.年份.題名[D].保存地.保存者.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巖石礦物學雜志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巖石礦物學雜志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巖石礦物學雜志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