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學》(季刊)創刊于1986年,由陜西省地震局主辦。本雜志是全國最早綜合系統研究災害問題(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的科技期刊。
《災害學》雜志旨在對各種災害(自然災害和人文災害)進行綜合系統地探討研究;通過對各種災害事件的分析討論,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廣泛交流災害科學的學術思想、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報導國內外關于災害問題的研究動態和防災抗災對策;提示和探索各種災害發生深化的客觀規律;目的是提高人類抗御災害的科技水平和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免災害損失。獲獎情況:國家“雙效”期刊;首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三等獎;國家地震局第二屆科技期刊評比優秀獎;第三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三等獎;中國學術欺壓是(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執行優秀獎;2009年中國地震局系統優秀期刊二等獎。
1.《災害學》篇首頁下注請附作者簡介,含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務)及主要研究方向。同時提供方便聯系的電話、E-mail等。并附該文受何種基金項目(編號)資助。
2.《災害學》文章應包括:標題、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健詞、引言、正文、結語、參考文獻和英文摘要。字號不小于5號字。
3.《災害學》來稿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文字精煉,數據準確。學術論文、綜述文章9000字左右(包括圖表),其中插圖以不超過6幅為宜;科技報導、簡介等一般不超過3000字,其中插圖以不超過3幅為宜。
4.中文摘要不少于250字,應含文章主旨、所用方法和主要結論。關健詞3~6個。另需附英文摘要,并與中文摘要相對應。
5.圖、表須有名稱和編號,其內容要與正文中的編號和解釋一致;圖幅不超過A4。圖件需保證圖內線條和字符清晰。表格用三線表。
6.文稿中的計量單位一律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量和單位》中頒布的法定計量單位,變量的符號用斜體,常量及單位的符號用正體。
7.參考文獻應列全,最少不少于8條。凡在正文中引用的公開發表的著作、論文,必須在參考文獻中列出;參考文獻的序號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以阿拉伯數字標注,用方括號括起置于正文引用處右上角。未公開發表的論文或資料則以腳注方式排列于當頁下部,并在正文引用位置用圓括號右上角碼注明序號。參考文獻中請保留3位作者姓名,從第4位作者起,用“等”來代替。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災害學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災害學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災害學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