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學進展》(季刊)創刊于1983年,由中國海洋學會、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主辦。
《海洋科學進展》主要刊登黃海、渤海及其鄰近海區和世界各大洋的物理海洋、海洋氣象與氣候、海洋地位、海洋物理、海洋遙感、海洋化學、海洋生物、海洋資源勘探開發與環境保護以及港工建設等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及相關交叉學科的學術論文、研究報道、綜述與評述等。具有科學性、前沿性、創新性和實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獲獎情況: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IAPSO中國委員會特約期刊;第三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1.來稿內容應具有科學性、前沿性、創新性和實用性,能反映海洋科學研究的最新學術成果。來稿要求數據真實可靠,主要數據及圖表未曾正式發表(非主要數據或圖表已發表的,必須引入有關參考文獻);論點明確、條理清晰、語言簡潔嚴謹。學術論文和研究報告一般不超過7 000 字(包括圖表) ;綜述性文章以5 000 字以內為宜。來稿請提供計算機打印稿(A4 紙、每頁42 行、每行44 字、五號字) 一式二份,并附Word格式電子版。亦可通過電子信箱或本刊期刊管理系統向本刊投稿。
2.文章內容應包括文章題目;作者及其工作單位和通訊地址(包括郵編);摘要;關鍵詞(3~8個);中圖分類號;正文;致謝(若有);參考文獻;英文摘要(包括論文題目、作者與工作單位、地址、郵編、文章摘要和關鍵詞)。文中表題和圖題均應有對照英文。首頁下腳處注明資助項目全稱和編號。同時,在首頁左下腳處注明第一作者簡介,格式:作者姓名(出生年) 、性別、籍貫、技術職稱、學位、研究生導師級別、主要研究方向和作者(或通訊作者) 的聯系電話/ 電子信箱,以便聯系。
3.文摘要采用報道性文摘格式,內容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摘要中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英文摘要應與中文一致。
4.文稿章節應標示清楚,前言部分不用標題。標題分為3 級,例:“1 ”;“1. 1”;“1. 1. 1”;…,每個標題一般不超過15個字,文中段落可用1);2);…;順序分段。
5.文中所用名詞術語、人名、地名等的中、外文和漢語拼音均應按國家有關標準和規定使用。作者自創或罕見科技縮略詞語于文中首次出現時應注明含義或英文。計量單位必須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文中所用外文應標明大小寫,英文、日文以外的外文應注明文種,需排斜體的外文亦請標明。表格使用三線表。
6.來稿只附最必要的圖表(寫明中英文對照圖題和表題)。圖件要求提供計算機激光打印稿(另提供TIF或JPG格式電子版),圖件應清晰、線條流暢、粗細適中。圖、表應在文中相應處繪制。凡涉及國界的圖件,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出版社最新版本地圖繪制。來稿內容不得涉及國家機密,必要時需提供相關證明。
7.參考文獻在文中應按引用的先后順序,用方括號加阿拉伯數字標于文中引用處右上角,并在正文參考文獻處按引用順序排列。中文參考文獻要求全部譯成英文(譯文應從被引原稿英文摘要出處摘引)列出,中文緊排其后。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海洋科學進展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海洋科學進展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海洋科學進展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