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雙月刊)創建于1955年12月,是北京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包括技術科學)綜合類學術性刊物。獲獎情況:1997年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一等獎;1999年教育部“優秀自然科學學報一等獎”;1999年獲首屆國家期刊獎;中國期刊方陣“雙高”期刊。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主要刊登北京大學教師、研究生及海內外校友在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和邊緣科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及綜述性文章。由北京大學18個理科院、系、所的30名教授組成學報編委會,負責確立學報的辦刊宗旨及審定論文的學術質量。學報被國際權威檢索文獻數據庫CA,SA,MR,GR以及EI等收錄,是國內自然科學綜合類學科的核心期刊,在國內的被引用率、影響因子等在綜合類學術期刊中都名列前茅)。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雙月刊)創刊于1955年,是由北京大學主辦的學術刊物。本刊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人文社會科學的正確導向,貫徹雙百方針,走理論聯系實際、學術結合時代之路,追蹤社會思潮、理論前沿和學術熱點;依托北大豐厚的人文社會科學資源,把創世界一流大學的品牌意識和辦刊的精品意識結合起來,把優良的學術傳統和現代辦刊理念結合起來,今天的北大學報既要發揚《北京大學月刊》、《國學季刊》探求學術的求實和嚴謹學風,又要發揚《新青年》感應時代風云的敏銳和創新精神,使之同北大歷史上的學術名刊一脈相承。所以,把北大學報辦成名刊,既是弘揚北大優良學術傳統的需要,也是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歷史邏輯之必然。
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評價中心公布的中文社科學術期刊影響因子(CSSCI)統計,1998--2002年社科綜合類學報平均影響因子排序,我校學報排第1名。清華大學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統計的綜合性大學社科學報文獻計量指標,2002年論文下載量排序,北大學報也是居第1名。榮獲第三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
《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學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醫學學術性期刊(雙月刊)。主要報道醫學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生物醫學、藥學及與醫學有關的邊緣學科的高水平、高質量的研究論文。《學報》根據醫學領域研究的前沿或熱點課題及當前的重大疾病,每年組織2到4期重點專題。重點專題來稿均為國內各相關領域具有較大學術影響力的學科帶頭人的研究成果,基本反映了國內這些領域的研究水平。
被各檢索系統收錄情況:國內外:美國醫學文獻分析和聯機檢索系統(MEDLINE/PubMed)、美國EBSCO、美國化學文摘數據庫及其《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志》(PЖ)和世界衛生組織《醫學增補文摘》(ExtraMED)收錄、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醫學索引(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文獻數據庫(JST)。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disc)、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CMCC)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第5版)核心期刊。也是《中國醫學文摘》、《中國生物學文摘》和《中國藥學文摘》收錄期刊。本刊全文入編萬方數字化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期刊網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數據庫。
獲獎情況:1992年全國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三等獎,1997年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二等獎,2004年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一等獎,首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第二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第三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2003年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2004年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2005年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2006年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
1.本刊所設欄目
1.1研究論文報道原創性的研究成果。要求數據完整、可靠,結論明確,篇幅不超過8頁(含圖表和參考文獻,下同)。正文前要有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3~6條中文關鍵詞,中圖分類號,與中文對應的英文題目、摘要和關鍵詞。英文稿要求同上,僅將中、英文對換。
1.2研究簡報簡要報道某一研究工作的主要結論或階段性成果。方法過程從簡,主要數據齊備,結論明確。篇幅不超過3頁。其余同“1.1”。
1.3述評概括和評論自然科學某一領域的國內外近期研究進展。評論研究現狀,著重于尚未解決的問題,分析未來發展方向,提出今后研究工作的思路。篇幅不超過10頁。其余同“1.1”。
1.4科技前沿介紹作者所在課題組的重大的創新性成果。篇幅不超過3頁。其余同“1.1”。
1.5專論根據作者本人或所在課題組的長期研究,對某一專題進行系統、詳盡的闡述。
2.文章書寫順序
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作者姓名;單位,城市,郵政編碼;中文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英文標題;作者姓名拼音(姓前名后);作者單位的英文譯名,城市,郵編;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附錄;參考文獻。若論文受基金資助,請在文章首頁下角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注意:文中出現的量和單位要求符合國家標準(GB3100—3102)。
3.圖表的要求
3.1圖片放在正文相應位置。圖要精選,圖片必須清晰。若圖中有坐標,要求用符號注明坐標所表示的量(斜體),單位(正體)。圖號和圖題(中英文對照)放圖下。
3.2表格采用3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虛線。表號和表題(中英文對照)放在表上。表中參數標明量和單位(用符號)。若單位相同,可統一寫在表頂線上右側。若有表注,寫在表底線下左側。表中重復出現的文字,不可用“同前”“同左”等表示,必須全部重復寫出。
4.參考文獻書寫格式(據新國標GB/T7714—2005)
4.1期刊類文獻作者.論文名.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始-截止頁碼.
4.2專著類文獻作者.書名.版本(第一版不寫).出版城市:出版社,出版年份:起始-截止頁碼.
4.3論文集類文獻論文作者.論文題目//編者.論文集名:其他題名信息.出版城市(或者會議城市):出版者,出版年:引文起始-截止頁碼.
4.4學位論文類文獻作者.學位論文題名.城市:論文保存單位,年份.
4.5網絡文獻作者.題名[文獻類型標志/文獻載體標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注意:作者姓前名后,超過3名作者列前3名,后加“,等”;英文姓名,姓前名后,姓首字母大寫,名縮寫;文獻的項目要完整,各項的順序和標點要和格式要求一致;未公開發表的論文、報告不列入正式文獻,如有必要可在正文當頁下加注。英文文獻格式同上。參考文獻在正文中按出現順序用[1],[2]......在右上角標注,放在“參考文獻”中時,用[1],[2],...順序標注。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