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與環境工程》由教育部主管、中國地質大學主辦,是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性科技期刊(雙月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博士生導師王焰新博士擔任編輯委員會主任,中國地質大學安全工程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趙云勝博士擔任主編。本刊的辦刊宗旨是:及時報道安全與環境兩大學科領域的最新教學和科研成果,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繁榮事關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安全、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事業,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為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安全與環境工程》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提倡“雙百”方針,辦刊的指導思想是:貼近學科前沿、貼近現實,面向市場、面向讀者、面向未來,不斷傳播安全與環境工程的新理論、新觀點、新技術、新方法。主要刊載內容包括:安全科學基礎理論、安全管理、安全工程、勞動衛生工程;環境科學基礎理論、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災害及其防治、環境污染及其防治、廢物處理與綜合利用、環境質量評價與環境監測等。
《安全與環境工程》被收錄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1版)、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入網中國期刊網(CNKI)、《萬方數據資源系統(ChinaInfo)數字化期刊群》,為安全與環境工程科技信息的迅速廣泛傳播創造了便利條件。
《安全與環境工程》的進步與發展,凝聚著廣大科技工作者(作者、審稿者、編者)創造性的勞動成果。在此我們謹向為本刊付出辛勤勞動的專家、學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并希望各位專家、學者繼續關心和支持本刊工作,特別是在審稿工作中既嚴格把關,又要扶持新人新作,為不斷提高刊物質量而共同努力。
1.《安全與環境工程》論文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以上這些內容要同時提供中、英文)、正文、參考文獻及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電子郵件),并請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
2.《安全與環境工程》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250~300字),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4~7個);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相對應,包括題目、作者姓名(漢語拼音)、作者單位譯名,英文關鍵詞與中文對應。
3.《安全與環境工程》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10000字,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文稿中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表名應附相應的英文名。凡涉及國界線的圖件,必須繪制在地圖出版社公開出版的最新地理底圖上。照片或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的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安全與環境工程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安全與環境工程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安全與環境工程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