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加工工藝》(半月刊)創刊于1972年,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十二研究所、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船舶材料學術委員會主辦。
《熱加工工藝》主要報道鑄造、鍛壓、焊接、金屬材料及熱處理等領域的試驗研究論文和技術報告,介紹具有較大推廣應用價值的先進經驗和實用熱加工技術信息。本刊在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是金屬學及金屬工藝類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用刊,常年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機械工程文摘、中國有色金屬文獻數據庫、美國工程信息公司Ei Page One數據庫等10余種國內外檢索系統收錄。主要榮譽:陜西省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全國優秀國防科技期刊一等獎,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中國期刊方陣(雙百期刊)。獲獎情況:中國期刊方陣雙百期刊;全國優秀科技期刊;全國優秀國防科技期刊;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優秀科技期刊;陜西省優秀科技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熱加工工藝(焊接版)》、《熱加工工藝(鑄鍛版)》版本目前已停刊,具體復刊時間以雜志社官方消息為準。
1、《熱加工工藝》格式及篇幅稿件一律用Word格式編輯,圖、表、照片直接插入到正文中。一篇稿件一般不得超過4個印刷版面(含文摘、圖、表、照片和參考文獻),約6000字。
2、《熱加工工藝》題名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概括文章的要旨。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題名中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符、代號以及結構式和公式。英文題名要與中文題名相對應。
3、《熱加工工藝》作者及其工作單位中國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采用如下寫法:姓前名后,中間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寫,復姓應連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寫,雙名中間不加連字符;名字不縮寫。
4、摘要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不應出現圖表、冗長的數學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縮略語。篇幅在200~300字。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包含相同的信息量,并且表達方式相對應。
5、關鍵詞每篇文章可選3~5個關鍵詞,同時給出英文關鍵詞,英文關鍵詞的詞首不必大寫,多個關鍵詞之間應用分號“;”分隔。中、英文關鍵詞應一一對應。
6、中圖分類號采用《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第四版)進行分類。文章一般標識1個分類號,多個主題的文章可標識2或3個分類號;主分類號排在第一位,多個分類號之間應以分號“;”分隔。
7、作者簡介對文章的主要作者可按以下順序刊出其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民族,學位,職稱,主要研究方向;聯系電話,E-mail.
8、基金項目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基金項目名稱應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之間應以分號“;”分隔。
9、圖表和照片圖、表、照片應盡量精減,凡文字能說明的內容一律不用圖表和照片,圖表總數之和一般不得超過8個。圖、表和照片的題名應簡潔。線條圖上的文字不宜多,但須清晰可辨;圖盡可能用計算機繪制,主線粗細為4線素,輔線粗細為2線素,分辨率300dpi;圖的高、寬尺寸在5cm×7cm以內。照片用TIF格式(分辨率300dpi)存放,高、寬尺寸在5cm×7cm以內,如有縮放請注明放大倍數。線圖和照片制好后直接插入到正文中適當位置,不用另寄樣圖。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熱加工工藝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熱加工工藝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熱加工工藝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