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學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主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主辦的土木工程綜合性學術期刊,以土木工程界中、高級工程技術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主要報道土木工程各專業領域的發展綜述,重大土木工程實錄,建筑結構、橋梁結構、巖土力學及地基基礎、隧道及地下結構、道路及交通工程、建設管理等專業在科研、設計、施工方面的重要成果及發展狀況,同時也刊登建筑材料、港口、水利、市政、計算機應用、力學、防災減災等專業中與上述學科交叉或有密切聯系的論文報告。本刊辦刊宗旨為促進國內外土木工程界的學術交流。
《土木工程學報》創刊于1954年3月,由郭沫若同志題寫刊名。1958年學報由季刊改為雙月刊,1959年至1961年為月刊;1962年起再次改為雙月刊。1966年曾改為3個專業分冊出版,直至1966年9月"文革"開始時停刊。1980年5月復刊,出版季刊,96頁。1992年起由季刊改為雙月刊,80頁。1997年起由鉛排印刷改為激光照排膠印,印刷質量及時效性大幅度提升。1999年由16開80頁,改為大16開(A4)80頁;2000年至今改為大16開112頁;2003年起出版大16開112頁,月刊。《土木工程學報》被Ei(美國工程索引)、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萬方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及(網絡版)、臺灣華藝CEPS中文電子期刊等引文數據庫收錄為核心期刊。
《土木工程學報》所有來稿均要求網上投稿,在學報主頁點擊“作者在線投稿”,注冊后登錄即可開始投稿。來稿要求主題明確、結構嚴謹、數據可靠、文字簡煉。本刊審稿周期6個月,請勿一稿多投。本刊采用“科技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對所有來稿進行檢測。
《土木工程學報》署名者應為稿件執筆人或稿件內容的主要責任者,本刊拒絕不當署名行為。文后請附所有作者姓名、出生年、學歷、學位、工作單位、職務或職稱、主要從事技術工作領域、重要學術成就。通信作者的詳細聯系地址、電話號碼和電子郵箱等信息請務必填寫完整,以便編輯部與作者聯系。
《土木工程學報》正文前應列有300~400字的中文摘要、150~200個單詞左右的英文摘要及作者單位英譯名,并列有中、英文關鍵詞,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英文關鍵詞下列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E-mail。摘要寫作應符合本刊標準,撰寫前請閱讀《摘要寫作要求》。由于文摘的寫作質量關系到Ei收錄和檢索,請作者務必重視。
首頁腳注附基金項目及編號、第一作者姓名、學歷、職稱。
來稿包括圖、表,一般不超過7000字(約3.5頁印刷頁)。稿中所附圖及表格應放在正文中,文稿中所有圖題、圖注、表題均為中、英文對照。表格用三線表。來稿要求為word文檔,且文件大小應控制在1M以內,特殊情況可放寬到3M(例如圖比較多的情況下)。采用jpg格式的圖片可以有效節約文件大小。
來稿文字、科學名詞術語和計量單位符號應符合國家現行方案、規范和標準,國家無規定者應合乎專業習慣。
參考文獻限于作者親自閱讀、本文明確引用、公開發表或有案可查者。文獻全部列于文后,按文內出現的先后次序編號,在文內相應引用位置注明序號。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土木工程學報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土木工程學報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土木工程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