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雙月刊)創刊于2000年,由西南交通大學主辦。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務實創新為靈魂,以高思想品質,高理論含量、高社會價值為特點,堅持為科教興國戰略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服務。獲獎情況:全國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欄目“心理健康教育”。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54年,是我國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讀者對象主要為國內外科技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高等院校理工科教師和學生等。
西南交通大學創辦于1896年,曾用“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唐山交通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校名。西南交通大學為是進入國家“211工程”、“特色985工程”建設和設有研究生院的全國重點高校。學校擁有完備的學士-碩士-博士培養體系,有74個重點本科專業(其中有1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56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3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9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在世界交通領域有著重大影響的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和27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在此基礎上,《西南交通大學學報》關注國際相關學科的研究前沿,歡迎來自國內外報道最新研究成果的論文。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為中文核心期刊,得到了國內外多家權威檢索機構的認可,也是中國數學、力學、巖土工程、機械工程、無線電等眾多文摘的引文源。目前列“綜合性交通運輸類”第1名。
1.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來稿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遵守我國相關法律和道德規范,文責自負。
2.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來稿應具有創新性、學術性、科學性、準確性和可讀性,具有一定的學術研究價值。要求文章論點鮮明,論據充分、結構合理、語言流暢、文字精煉,一般為5000~9000字。
3.來稿要求字跡清楚、稿面整潔。打印稿用A4紙打印,除一份署名完整稿件外,請附一張匿名首頁,以方便送專家評審,正式錄用后再拷貝論文的電子文檔;一般不建議作者通過E-mail投稿,以免遺漏來稿。
4.稿件一經錄用,作者不得擅自修改或變更作者署名;一經發排,不得再對稿件增減實質內容。
5.請勿一稿多投,嚴禁抄襲、剽竊。本刊實行匿名審稿及三審制度,文稿自收到之日起,兩個月未收到編輯部錄用通知的,作者可另投他刊;審稿期間,作者可向編輯部查詢評審進度;不錄用的稿件一般不予退還,請自留底稿。
6.編輯部對來稿有權做技術及文字上的處理,若作者不愿改動,請事先說明。
7.為了適應信息化建設和擴大學術交流,本刊已加入《萬方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網》,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一并給付。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上述數據庫,請在來稿中聲明。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西南交通大學學報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西南交通大學學報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西南交通大學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