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雙月刊)創刊于1979年,由上海農科院主辦,是一份以應用技術為主的專業性技術期刊,主要報道食用菌科研成果,廣泛交流生產經驗,宣傳普及食用菌知識。主要讀者對象為食用菌行業管理人員、食用菌科研工作者、技術推廣人員、大專院校教師和學生,以及生產經營人員和生產專業戶。主要報道內容:香菇、蘑菇、平菇、金針菇、黑木耳、銀耳、金耳、猴頭菇、林子、靈芝、天麻、白靈菇、杏鮑菇、冬蟲夏草等食(藥)用菌的科研成果、生產技術、市場信息,行業動態。
《食用菌》獲第三屆全國優秀農業期刊一等獎;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1992)。
1.《食用菌》來稿要求結合實際、主題突出、內容新穎、材料真實、數據可靠、文字精練,能充分反映當前食用菌科研的新成果和生產中的新技術、行業新動態。試驗論文要求試驗設計科學、試驗結果可靠、試驗數據統計真實、具有可重復性;應用技術文章要求來自自身實際、技術經驗具體可靠、可操作性強;專題綜述論文要分析透徹、引用材料新,具有較好的指導性和前瞻性。
2.《食用菌》文章篇幅及格式本刊要求來稿盡量精練,試驗論文、專題綜述等文稿要求字數不超過4000字,其中文摘要不超過300字,關鍵詞3~5個,文后附主要參考文獻。正文中引用參考文獻內容的,應在引用處標注參考文獻序號。技術類文稿字數2500左右。文稿盡量用打印稿,字體五號。
3.《食用菌》本刊要求來稿盡量精練,試驗論文、專題綜述等文稿要求字數不超過4000字,其中文摘要不超過300字,關鍵詞3~5個,文后附主要參考文獻。正文中引用參考文獻內容的,應在引用處標注參考文獻序號。技術類文稿字數2500左右。文稿盡量用打印稿,字體五號。
4.圖、表圖、表設計符合制圖、制表要求,自明性強。運用圖、表盡量簡明、恰當。若圖、表已能說明的問題,文字不要再敘述,能用文字說明的盡量不用圖、表。文稿中的插圖最好計算機繪制,線條粗細要勻;照片要圖象清晰,層次分明。表格采用三線表,即表頭上下2條線和表末1條線。圖、表要緊跟文字,不應堆積一處。引用圖、表要注明出處。
5.參考文獻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6.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7.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并譯成英文。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食用菌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食用菌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食用菌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