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糖料》是由國家科技部批準、國家農(nóng)業(yè)科學院甜菜研究所主辦的農(nóng)業(yè)技術類科技期刊。主要報導甜菜、甘蔗、甜葉菊等糖料作物的育種、良種每秒育、耕作栽培、病蟲害防治、生物技術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先進實用的高產(chǎn)栽培技術及國內外科研、生產(chǎn)動態(tài)等。
《中國糖料》獲國家優(yōu)秀科技期刊三等獎;中文核心期刊(1992)。
1.《中國糖料》文章結構: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文摘要、中文關鍵詞、正文、正文腳注、參考文獻,與中文相對應的英文題目、英文姓名、英文單位、英文摘要、關鍵詞。
2.《中國糖料》文章內容:論點明確,論據(jù)充足,論述簡練,資料數(shù)據(jù)準確可靠。
3.《中國糖料》字數(shù):一般不超過6000字(包括圖表)。
4.作者及作者單位:注明單位全稱、城市、郵政編碼。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應以逗號隔開,不同單位的作者,應在姓名右上角加注數(shù)字序號,并在其單位名稱之前加相同的數(shù)字序號,不同工作單位之間以分號隔開。
5.摘要:中文摘要是文章的精華縮影,一般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它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應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一般不分段,不用圖表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或術語。要注意突出新的內容和作者特別強調的觀點;一律采用第三人稱過去式的寫法,不準出現(xiàn)“本文”、“作者”、“我”作主語,可寫成“對……進行了研究(測定)”、“綜述了……”、“探討了……”、“分析了……”、“介紹了……”等。篇幅以300字左右為宜,除問題與探討外應附上相對應的英文摘要。 6.關鍵詞:關鍵詞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內容的術語,一般每篇文章可選3~8個關鍵詞。多個關鍵詞之間應以分號分隔。
7.正文腳注:
(1)收稿日期:年、月、日;
(2)基金項目:項目名稱、項目編號,多個項目間用分號隔開;
(3)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務職稱、研究方向。
8.正文標題:正文至少有一級標題,最多用三級標題;各級標題一律左起頂格寫,用阿拉伯數(shù)字排序。
9.參考文獻:未公開發(fā)表的不可引用。
⑴正文引用法:正文引用處加注相應的右上角標,或在其后加括號將第一作者姓名和年份列出。
⑵參考文獻寫法:按照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列出。[序號]作者、文題[文獻類型標識]、刊名、年、卷(期)、起止頁。作者列出前3位,以上加“等”;外文文種應以相應的文體表示。文獻類型標識:期刊[J],普通圖書[M],學位論文[D],論文集[C],報告[R],報紙文章[N],標準[S],專利[P],匯編[G],參考工具[K],網(wǎng)上電子公告[EB/OL],[J/OL]網(wǎng)上期刊。
10.圖表、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格一律為三線表;作圖盡可能用Excel作并附帶數(shù)據(jù)源;凡有方差分析、t測驗、回歸分析等應將原始數(shù)據(jù)附上,以便校驗。
11.計量單位:
⑴符合國家標準與國際接軌,數(shù)字后面的計量單位盡可能用英文字母(注意大小寫)而不用漢字表示,如:h(小時)、min(分)、s(秒)、a(年)、hm2(公頃)、km2(平方公里)、ng(納克)、μg(微克)、mg(毫克)、g(克)、kg(公斤,千克)、t(噸)、m(米)、mm(毫米)、cm(厘米)、dm(分米)、mL(毫升)、L(升)、m3(立方米)、Pa(帕)、J(焦爾)。
⑵不得使用廢棄的計量單位:如:畝、ppm(用10-6表示)、毫米汞柱、馬力、卡、寸、兩、斤、磅、英里,等。
⑶使用方法:有兩個單位表示“每…含有…”意思的,用斜線(/)表示。
12.投稿方式:本部以接收網(wǎng)上投稿為主,請以Word電子文檔發(fā)送(要求提供聯(lián)系電話和詳細地址),同時電話告之。本部收稿后一般1周內(寒暑期除外)回復收到,1個月內告之是否錄用或提出修改意見。有急用或特殊要求可預先說明。切勿一稿多投。來稿文責自負。本刊不收取版面費,刊出后付一定的稿酬。文章一經(jīng)發(fā)表,即贈送樣刊。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中國糖料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xié)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中國糖料雜志社官網(wǎng),直投的朋友請聯(lián)系中國糖料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