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態農業學報》原名《生態農業研究》,1993年創刊,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和中國生態經濟學會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系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刊、萬方數據庫統計源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源刊、中國期刊網統計源刊以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源刊,并被國際農業生物學文摘(CABI)、美國化學文摘(CA)、哥白尼索引(IC)、美國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等國際數據庫及檢索單位收錄。《中國生態農業學報》是以農業生態學為理論基礎,研究農業生態系統及其穩定發展理論與技術的大農業學術期刊。主要報道農業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生態學及資源與環境保護等領域創新性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土壤、施肥與植物營養、水資源及其高效利用、作物水分生理生態、農業高效栽培技術與機理、作物抗性生理生態、抗性育種、病蟲害防治、生物多樣性保護、資源優化配置及其效益分析、農業生態工程技術、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農業環境污染防治及農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研究報告、研究簡報及綜述,以及生態農業建設和生態農業示范區建設典型模式與典型經驗等。適于國內外從事農業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及環境保護等領域的科技人員、高等院校有關專業師生、農業及環境管理工作者及基層從事生態農業建設的技術人員閱讀和投稿。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獲第三屆、四屆全國農業優秀期刊一等獎和首屆北方優秀期刊獎、連續四屆獲得河北省優秀期刊獎。
1.《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來稿文字一律以國務院公布的簡化漢字為準, 標點正確。技術內容(包括圖、表、數值、量與單位、公式、化學分子式或結構式等)正確無誤, 同一標準中術語、代號、符號應統一。
2.《中國生態農業學報》文中的外文字母應大、小寫, 正、斜體, 黑、白體, 上、下角標分明。公式及文中除對數、三角函數等用正體外, 其他表示量的符號均用斜體。首次出現的生物名稱要注明拉丁學名。國外地名以《世界地名手冊》為準, 國際組織名稱以《聯合國及有關組織機構譯名手冊》為準。
3.《中國生態農業學報》文中圖表不可重復。圖內文字應簡明、清晰, 坐標軸與函數曲線粗細均以0.20~0.25mm為宜;圖表中文字用6號宋體, 圖題、表題用小5號黑體。注明插圖位置、圖序號、圖題、圖注等。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 圖題、表題及表內各項目均加注英文(首字母大寫)。
4.參考文獻必須是直接引用, 應能充分反映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 特別是近期研究成果。勿引用未經公開發表的資料, 引用文獻必須核對無誤, 并在正文引用文獻處的右上角用數字加小方括號標明序號, 在文末按文中出現的順序編碼列出。
5.來稿請在首頁注明科研項目來源和編號。本刊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863項目、973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省(部)級以上重大攻關項目和開放實驗室研究項目等的優秀論文優先發表。
6.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7.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中國生態農業學報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中國生態農業學報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中國生態農業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