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業科學》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任繼周教授創刊并擔任第一任主編,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草學會和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共同主辦。1984年正式編輯出版《中國草原與牧草》,1987年更名為《中國草業科學》,1989年更名為《草業科學》,由中國草學會和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共同主辦。2008年開始,任繼周教授擔任顧問,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侯扶江教授任主編。
《草業科學》主要報道草業科學及其相關領域最新基礎研究與技術研發成果和國內外草業科技政策動態,刊登院士、高層專家、草業政策制定者和執行者對熱點問題的分析,為基層科技推廣和政府決策人員提供草業科技、國內外草畜產品信息,為農牧民提供技術與市場咨詢參考。
《草業科學》結合草業科學學科發展和科技期刊的定位,主要設有專論、前植物生產層、草人詩記、植物生產層、動物生產層、后生物生產層、基層園地、業界信息等欄目,不僅為高校、科研單位的師生提供交流平臺,同時為基層科技人員的成果交流創造機會。另外,本刊廣告服務項目范圍為畜牧機械、草種、化學藥劑、儀器設備以及科研機構、重點實驗室、高科技農業企業的形象廣告等。
1.來稿務求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文字精煉。所投稿件必須是論文的最后定稿,嚴格按本刊規范投稿,不合要求本刊不便送審。
2.來稿應包括中文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郵政編碼,中文摘要(200~300字),關鍵詞(3~8個),正文(包含前言、材料和方法、結果、討論、結論),參考文獻,英文題名,英文摘要和關鍵詞,英文作者姓名及工作單位。其中英文工作單位請按照英文通信地址的表達習慣來譯。并請附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職務,學位(或在讀學位),主要研究方向,E-mail。并注明電話,以便聯系。有資助背景的文章,請在首頁的采用腳注注明資助該研究的項目名稱和項目編號。
3.文稿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表題應簡短確切并添加中英文對照。表格采用三線表,表的各欄均應標明“量或測試項目、標準規定符號、單位”,表中的縮略詞和量的符號必須與正文一致。圖上的文字不宜多,表達必須清楚,區分明確。照片要保證清楚,必須彩色印刷的費用由作者自行承擔。
4.文稿中出現的所有符號必須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物理量單位、外文字母和公式字母必須區分大、小寫,正、斜體。生物學名稱文章中首次出現的生物應標明拉丁文學名。
5.地圖分辨率不低于300dpi,盡量避免使用帶有國界、省界線的地圖。如必須使用,請到國家測繪局網站下載最新版本的地圖文件并標注審圖號,或在地圖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地理底圖上標注后再掃描制作。如果帶有國界、省界線的地圖不屬以上來源,編輯部需將地圖送國家測繪局或外交部審查,審查時間在30天以上。
6.參考文獻應按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并在文中標注。未公開發表的資料、文件不得作參考文獻引用,只能在征得原作者同意后,在正文中的引用處加括號注明資料來源。綜述的參考文獻一般不少于40篇。作者應注意利用國內外網絡期刊數據庫和圖書館現刊來查閱最新文獻。
7.本刊收取稿件審理費(中文文章100元/稿)、版面費(200元/版),彩圖圖版(300元/版)。
8.文稿的著作權屬于作者。文責由作者自負。論文發表前編輯部會對文稿進行非思想性的文字和圖表編輯,修改后的文章在正式出版之前將發送自校稿給作者,作者若不同意本刊的修改,請回復時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或多語種重復發表。通過本刊“三審”的文稿,刊發前按照本刊所發通知收取版面費,并付作者稿酬(包括本刊印刷版、光盤版和網絡版稿酬),寄期刊2份。不采用稿件本刊將在3個月內把審稿意見退給作者。
10.本刊已被多家數據庫和文摘雜志列為固定刊源,或摘要轉載,或全文上網、進入光盤版雜志。稿件接受發表后,文章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其他出版權(包括紙型出版權、匯編、復制、發行、翻譯權以及光盤、網絡等電子媒介的出版權等)屬本刊所有。作者若無特別聲明,即視為無異議。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草業科學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草業科學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草業科學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