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大學學報》創刊于1982年,雙月刊,是由四川省教育廳主管、西華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
《西華大學學報》本刊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教育部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四川省自然科學一級期刊,已被CNKI、萬方等數據庫全文收錄,此外還被РЖ或AJ、CA、CSA、IC等國外大型文獻檢索機構收錄。本刊常設以下欄目:計算機軟件理論、技術與應用;新能源汽車與低碳運輸;食品質量與安全;先進材料及能源;機電工程;水利水電及環境工程;生物工程;建筑與土木工程;基礎學科等。其中,計算機軟件理論、技術與應用,食品質量與安全,新能源汽車與低碳運輸,先進材料及能源等欄目固定刊載該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為本刊專欄。獲獎情況:2010年被四川省高校學報自笠協會評為優秀期刊;自然科學學術類期刊質量一級。
《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雙月刊)創刊于1982年,是西華大學主辦的學術刊物。
《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本刊辟有EMDR與心理創傷、蜀學研究、地方文化與文化遺產、澳大利亞研究、中國文化、文學研究、語言文字、歷史研究、外語研究、法學、社會與政治、經濟與管理、西部經濟與社會等欄目。執忱歡迎哲學社會科學界同仁不吝賜稿。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獲獎情況:第四屆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蜀學研究”被評為全國特色欄目.
1.《西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本刊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希求并重視觀點新、方法新,富于創造性和學術性,理論性、實用開發性較強的稿件。
2.《西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來稿文責自負(包括知識產權、保密等),并要求稿件論點鮮明、論據可靠、數字準確、文字精煉,力戒寫成教材式、講稿式、實驗報告式、工作總結式、產品介紹式和廣告式的文章。全文一般不超過8000字(綜述文章除外),題目不超過20字。凡以國家和省(部)級科學基金資助的研究課題為內容的論文,應在首頁注腳用“基金項目”標明并給出課題代碼編號。例: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59805003)。
3.《西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來稿應有題名、摘要、關鍵詞,并有相應的英文對照。摘要以200~300字為宜,以第三人稱對全文內容進行準確概括,應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論等,不宜用圖、表、化學結構式和非公知公認的符號或術語,也不應引用圖、表、公式和參考文獻的序號。關鍵詞盡可能從《漢語主題詞表》中選。3~5個),應是該文題目、摘要或正文中出現的能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名詞或名詞性詞組。
4.來稿要求文字圖表清楚,有作者中英文署名,次序按貢獻大小排列,并用中英文標明工作單位全稱及單位所在城市和郵政編碼。第一作者應寫明簡歷(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學位、主要研究方向)。作者的署名排序在投稿時確定,送排之后不得另行更動。
5.文稿插圖要求圖面整潔,線條均勻,具有自明性和有相應的中文圖名。照片采用良好清晰度和對比度的黑白照片,需標注的符號應另紙剪貼,不要直接寫在照片上。
6.文稿中的表格盡量采用三(橫)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橫)線,不留豎線和斜線。表格具有自明性,應有相應的表名。表的內容切忌與圖及文字表述重復,表內同一指標數字的有效位數應一致。
7.來稿所用引文及資料,請核實準確,注明出處。參考文獻的引用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年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一般文獻列入10~20條,且有最近兩年的相關文獻。文獻標引序號請按文中引用順序依次排列,并注意在引用處標上對應的序號;凡涉及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錄法,文獻作者列出3個后加“等”。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西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西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西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