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84年,是由廣州中醫藥大學主辦的醫學性刊物。
《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以廣州中醫藥大學的學術為依托,遵循中醫基本理論,突出中醫特色,堅持學術上的“雙百”方針,反映我國在繼承和發展中醫藥學方面的研究狀況和水平,報道中醫藥學在人體生命科學中應用的最新成果。主要論文附有中、英文較詳細的摘要,圖表以中、英文雙語編排。是全國優秀高校自然科學學報及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全國中醫藥優秀期刊、廣東省優秀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讀者對象為國內外從事醫藥教學、科研、臨床的專業人員及國內外中醫愛好者。
《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4年獲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一等獎、第三屆廣東省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廣東省優秀期刊獎、榮獲1999年全國優秀高校自然科學學報及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1.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總體要求 論文篇幅不宜太長,一般要求在5000字以下。請認真閱讀全文、核實相關數據,力求語言流暢,盡量減少錯漏;要求提供單位介紹信,如果是基金項目,請寫明項目名稱和編號,并最好能提供能證明該項目的復印件。來稿務必論點明確、文字精煉,字跡清楚、工整,應使用規范的漢字。并應包括(按順序):題目、(副題)、作者、作者單位、中文摘要、主題詞(或關鍵詞)、分類號、收稿日期、基金項目、第一作者簡介、引言、正文(包括圖、表)、結論、致謝、參考文獻和英文部分,并可在稿件首頁的地腳處加注必要的說明。
2.題目應簡練、明確,并能反映論文的主題,便于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題名一般不超過20字。
3.副題應在必須時才使用,一般用于同一研究課題的系列論文中。
4.作者的署名只限于直接參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的研究的工作者,并參加擬定論文稿、能對內容完全負責和解釋者。人名次序應按貢獻大小排列。若作者不屬同一單位時,應在作者姓名上加注阿拉伯數字予以區分,如:“李明1,王青全2”。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對其他有貢獻的人員,可在致謝中注明。稿件一俟投出,要變更或增刪作者時應由全部署名作者所在的單位分別出具證明確認,否則我刊不予受理。
5.作者單位應置于作者署名之下,包括單位全稱、郵政編碼、城市名。若署名的作者不屬同一單位時,應根據作者姓名上加注的數字分別一一列出。
6.摘要(Abstract)中、英文摘要一般采用結構式摘要,明確列出四個要素,即目的:為研究、研制、調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務,所涉及的主題范圍;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論、模型、對象、材料、工藝、結構、手段、裝備等;結果:實驗或研究的結果、數據等;結論:對結果的分析、研究、比較、評價、應用,提出問題、啟發、建議、預測等。英文摘要的題目、作者、工作單位和關鍵詞、內容等均應與中文摘要一致。
7.主題詞(或關鍵詞)(Keywords)應標注能反映論文特征內容、通用性較強的,符合主題詞表的術語,一般3~8個。
8.中圖分類號(CLCnumber)采用書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標注。
9.收稿日期(Receiveddate)由編輯部填寫,必要時由編輯部加注稿件的修定日期。
10.基金項目(Foundationitem)應注明基金的名稱、編號。
11.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首頁腳注依次為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學位,職稱,聯系電話,Email。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