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季刊)創刊于1981年,是由教育部主管,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主辦的一份外語學術刊物。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隨著我國外語教學與研究的普及和深化,本刊已經從一份以翻譯介紹國外外語教學理論為主的刊物變為介紹中國外語教學界的研究動向、學術成果和學術交流的刊物,成為國內的主要大學博士研究生、外語研究和教學人員的一個重要的學術交流園地,并且在國際學術界有了一席之地,刊物的用戶分布在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2004年—2006年,經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咨詢委員會的審定,《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連續入選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這標志著經過多年的辛勤努力本刊已躍升為核心期刊。這是對我刊的莫大鞭策與激勵。我們真誠地期望繼續得到廣大讀者、作者和專家學者對我刊的大力支持,為我國外語教育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錄。
1.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強調論文的前沿性與創新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鼓勵紹介、研究國際先進理論、敢為中國先的論文;我們更鼓勵有中國創見、有中國特色,敢為天下先的觀點與理論。
2.本刊選稿強調學術厚度與深度。以書評為例,我們希望作者能以一本書(或一系列書)所屬的整個專題領域為背景來評述書的創新性或獨特之處,論題集中,論述深入,態度鮮明,不羅列,不空泛。
3.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推行專家組稿:約請各領域的大家就他們所精研的領域或專題向各地作者約稿,組成特色專欄不定期集中推出。歡迎各專家學者與本刊聯系,共同建設、發展這類特色專欄。
4.本刊鼓勵學有專長的中青年作者賜稿,希望你們與刊物共成長,通過這個公共平臺精研學術,琢磨觀點,拓展學術道路。
5.本刊反對門戶之見,但鼓勵學術爭鳴。
來稿字數一般應在5000—8000之間,書評可短可長。論文投稿格式詳見我刊2010年第1期。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按國際學術慣例實行雙向匿名審稿,故來稿正文中請勿出現作者信息。請另頁寫明姓名,單位,學歷,Email地址,電話等信息,以便聯系。本刊審稿周期為三個月,三個月內我們會通過郵件通知稿件審稿結果。這期間請勿一稿多投。不
采用的稿件作者可自行處理,來稿恕不退還,請自留底稿。
來稿一經發表即贈送當期刊物2冊。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