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藝術學院學報》(季刊)創刊于2003年,由新疆藝術學院主辦。
《新疆藝術學院學報》辦刊宗旨:發掘整理和研究西域文化藝術遺產,評論、研究新疆藝術創作,關注介紹當前國內與世界有影響的藝術成果和理論動態,研究藝術教育的新觀念、新辦法。稿件的選用注重理論水平和學術質量,尤其是歡迎具有學科前沿性、學術實證性,觀點新穎獨到,論據確鑿可靠,論證嚴密有力,學術價值高,格式規范的文章。在學術觀點上提倡實事求是和雙百方針,鼓勵積極的理論探索和學術創新。獲獎情況:第四屆新疆期刊獎獲獎期刊;第五屆新疆優秀社科期刊獎。
1.新疆藝術學院學報本刊只刊登首發稿,請勿一稿兩投。稿件字數一般以3000-5000字為宜,最多不超過8000字(重要文章除外)。文章用字應符合現代漢語規范,簡化字應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最新發布的《簡化字總表》為準;標點符號使用要符合有關規定。來稿要求用小四號字A4紙打印稿,并將電子版發送至學報電子郵箱。收到來稿的三個月內,對決定刊用的稿件,我編輯部將及時告知作者。如投稿三個月后未收到本刊通知,作者可對稿件自行處理。因編輯部人手有限,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并海涵。
2.新疆藝術學院學報題名:一般中文不超過20個字(如有必要也可加副題名),外文不超過10個實詞。題名要直接、具體、醒目,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反映論文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并有助于選擇關鍵詞和中圖分類號。
3.作者及其工作單位:文章必須有作者署名。有多位作者署名的,應按其在科研與論文撰寫的貢獻大小排列名次。作者工作單位應寫正式全稱,后加省、市名,郵政編碼,并將這三項數據全部用圓括號括起來。
4.摘要與關鍵詞:摘要為論文內容的高度濃縮和準確簡潔的摘錄,應寫得簡明扼要,篇幅要短,中文一般要求200字以內,外文不超過250個實詞。關鍵詞可選取論文中起關鍵作用,最能說明問題、代表中心內容特征的最有意義的單詞或詞組3至5個。
作者簡介:置于首頁地腳處,其內容與順序為:姓名,出生年(后加一小橫杠,并用括號括起來),性別,籍貫,工作單位,職稱、職務與學位,主要研究方向。本刊只對獨著者或第一作者刊出其簡介,其余從略。
如論文為科研基金項目成果,則應在“作者簡介”后的下一行,按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項目編號。
5.參考文獻著錄:要對作者在撰寫論文時參考過或引用過的書刊資料,按文章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標明數碼,依次列出其出處。此項一律采用尾注。著錄要按下列要求規范進行。
①注號:根據先后順序,用“[1]、[2]、[3]”等標注。一文中反復引用同一文獻引,用同一序號標注。
②注項(下列各類參考文獻的所有注項不可缺少和省略,寫在注號之后):
(1)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其文獻類型標識依次分別為:M、C、D、R):[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2)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A].論文集主要責任者.論文集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3)期刊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4)報紙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5)電子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電子文獻載體類型的參考文獻類型標識:
DB/OL-聯機網上數據庫,DB/MT-磁帶數據庫,M/CD-光盤圖書,
J/OL-網上期刊,EB/OL-網上電子公告。
6.注釋:是對論文正文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用“①②③”標注,置于當頁腳注。
7.本刊已成為《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重慶維普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全國報刊索引》引用期刊、CNKI系列數據庫收錄期刊,并加入了華藝線上圖書館、報網視聯文化傳媒(北京)有限電子網絡版。凡本刊錄用稿件,將一律由編輯部統一納入以上數字化期刊群,凡有不同意者,請在投稿時特別聲明,以便作特別處理,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內容上網服務稿酬,不再另付。
8.為便于及時聯系,來稿請在文末標明作者聯系電話及電子郵箱。為了保證刊物質量和本刊辦刊宗旨,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編輯部有權對來稿作內容層次、語言文字和編輯規范方面的修改,凡不同意修改者,請在來稿時預先注明。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新疆藝術學院學報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新疆藝術學院學報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新疆藝術學院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