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與檢驗醫學》是廣大檢驗和從事科學實驗人員提高專業水平,開展學術交流,展示科研成果的專業權威媒體,已被全國各大數據庫所收錄。本刊包括檢驗醫學理論和檢驗技術,是本刊的重點和特點所在。“實驗醫學”涵蓋所有與醫學有關的實驗理論與實踐,包括醫學方面各種與其相關專業。本刊將積極宣傳“實驗與檢驗醫學”的新理論、新技術、新經驗、新成果,為繁榮學術園地做出新貢獻。
《實驗與檢驗醫學》辦刊宗旨是:貫徹“雙百”方針,堅持提高與普及相結合,傳遞醫學信息、促進學術交流,為當代檢驗醫學實踐、教學、科研服務。
《實驗與檢驗醫學》2008、2009、2010年獲得全國優秀醫學期刊獎、2011年獲得江西省優秀科技期刊獎。
1、《實驗與檢驗醫學》以各級醫療衛生單位、各臨床學科、醫學研究單位的實驗部門,血防、婦保、兒保、防疫、檢疫、食品衛生、工業衛生、農村衛生與環保等領域的廣大檢驗人員和醫學院校檢驗專業師生為主要讀者對象。
2、《實驗與檢驗醫學》歡迎述評、論著、實驗研究、經驗交流、綜述、講座、特載、檢驗與臨床、案例報告、短篇報道、實驗室管理、質量控制、新書介紹、自學考試輔導資料、問題解答、學術會議信息,讀者·作者·編者和檢驗信息等欄目稿件。
3、《實驗與檢驗醫學》來稿應具有科學性、先進性、邏輯性和一定的實用性。要求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練、層次清楚、數據準確、書寫工整規范。必要時應作統計學處理。對實驗數據應作統計學處理。論著、綜述、講座、實驗研究一般不超過5000字,其它類文稿一般不超過1500字。
4、來稿一式兩份,用方格紙謄寫,如為打印件(要求4號字,2倍行距),最好同時附軟盤。論著、實驗研究都必須附300字左右中外文摘要,內容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部分和英文標題及作者姓名、工作單位的英譯名。其中姓的英文拼音全用大寫。論著需標引2~5個關鍵詞,請盡量使用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情報研究所翻譯出版的《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1984年版,英漢對照)》或用《漢語主題詞表》中的詞。英文關鍵詞應寫全稱,不得使用縮寫字母。英文摘要及參考文獻應隔行打印。 第一作者應附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職稱(職務)、何校畢業、學位、專業、單位及個人的詳細通訊地址,電話號碼與郵編。如有E-mail地址也請同時告知,以便及時聯系。 來稿請在摘要前加上“中圖分類號”,按中國圖書分類法(第4版)(1999)要求進行。文獻標識碼A——理論與應用研究學術論文(包括綜述報告);B——實用性技術成果報告(科技)、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總結(社科);C——業務指導與技術管理性文章(包括領導講話、特約評論等);D——一般動態性信息(通訊、報道、會議活動、專訪等);E——文件、資料(包括歷史資料、統計資料、機構、人物、書刊、知識介紹等),不屬于上述各類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訊、補白、廣告、啟事等不加文獻標識碼。
5、醫學名詞以1989年公布的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名詞》為準,暫未審定公布者仍以人民衛生出版社編《英漢醫學詞匯》為準。簡化字按1984年公布的《簡化字總表》規范。中、英文縮略語以通用為準,并于文稿首次出現處先敘述其全稱,然后在括號注出中文縮略語或英文全稱及其縮略語。藥名以最新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為準,不宜使用商品名。計量單位按中華醫學會編輯出版部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應用》規范。有關數字請執行GB/T15835-1995《關于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統計學符號按GB3358-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定書寫。圖表每幅應單占1頁,集中附于文后,并冠以題、序。表格一律用三線橫表。
6、參考文獻按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文中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在右上角標出。正文中的中文作者應寫全名。勿引內部資料,不引譯文,不轉引文獻,盡量少引教科書。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中文刊名寫全稱,西文按《醫學索引》(Index Medicus)格式縮寫,無卷號者在圓括號內寫明期號。應嚴格執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中第14條有關參考文獻(WX)的各條規定。
7、來稿須附單位推薦信。注明對稿件評審意見及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
8、來稿一律文責自負。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可作文字修改,刪節。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則請作者考慮。修改稿逾3個月未寄回者,視為自動撤稿。來稿請自留底稿,并以掛號方式郵寄。凡接到本刊回執后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者,系仍在審閱中。6個月后,作者可自行處理,對未采用稿件因人力有限恕不退稿。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實驗與檢驗醫學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實驗與檢驗醫學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實驗與檢驗醫學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