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創刊于1985年,是一份由公安部主管、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主辦、研究警察科學的綜合性理論期刊。現為雙月刊,160頁。本刊始終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辦刊的指導思想;始終堅持為警察教育、科研和警務建設服務的辦刊宗旨。推崇理論聯系實際的辦刊精神,倡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風尚,以傳播最新警察科研成果、繁榮發展警察科學研究為已任。為“科教強警”、促進警察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為警力貢獻一份力量是本刊誠摯的心愿。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7年來,刊發了“現階段犯罪研究”、“公安學研究”、“毒品犯罪的發展趨勢與治理對策研究”、“警察法學研究”、“處置突發事件研究”、“中外警務比較研究”、“警察勤務研究”等一批國家級、省部級、校級科研項目的研究成果。這些科研項目中,不少成果填補了我國警察科學研究領域的空白,促進了我國警察科學理論的發展,為領導決策提供了理論參考依據。如“毒品犯罪的發展趨勢與治理對策”這一課題的成果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所取得的學術成績,得到警學界和社會學界的認同,1992年以來連續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并被評為全國百強社科學報。目前,本刊是公安系統唯一的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唯一的百強社科學報。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科學技術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飛猛進。這是一個挑戰與機遇共存的時代。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在社會變革轉型的過程中,公安機關的警務工作將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比如經濟犯罪問題、計算機犯罪問題、暴力與恐怖犯罪問題、黑社會性質犯罪問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治安秩序如何管理的問題、警務如何改革的問題、警察隊伍如何建設的問題等,都需要有科學的理論來指導實踐、服務實踐。本刊在新的世紀里,將著力于公安機關所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展開研究,不斷依據形勢發展需要調整欄目結構和內容比例,在欄目設置和內容編排上更加突出對現實問題的理論探討,分析、揭示事物的內在本質和發展規律,解決實踐中的問題和困惑,體現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性。為各級公安機關的領導提供決策的參考依據。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連續六屆榮獲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11)、北大核心期刊(2008)、北大核心期刊(2004)、北大核心期刊(2000)、北大核心期刊(1996)、北大核心期刊(1992)。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季刊)創刊于1996年,是由公安部主管、中國人民警官大學主辦的惟一的綜合性公安科技學術期刊。1998年,“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和“中國人民警官大學”合并后校名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原《中國人民警官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更名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繼續出版至今。現為季刊,112頁。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以刊登警察科技理論和實用科學技術為主要內容,為此設置以下欄目:公安廳(局)長論壇、刑事技術、安防安檢、交通管理工程、信息安全、公安科技論壇、計算機應用、教學與研究等。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獲中文核心期刊(1992)。
來稿應包括題目、作者簡介、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參考文獻以及英文的篇名、摘要和關鍵詞。
(一)稿件題目應簡明扼要并能準確反映中心論點,慎用主副標題形式。在標題下標明作者署名、作者單位全稱、所在省(區)、城市名及郵政編碼。
(二)作者簡介主要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稱、職務、學位等項,并標明聯系電話。
(三)論文摘要只需摘取主要觀點,無需對文章作主觀評價,200字左右。關鍵詞以三至五個為宜。
(四)注釋主要用于對文章篇名、作者等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和補充說明,采用腳注形式,注釋序號用帶圓括號的阿拉伯數字表示。
(五)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在引文處按引文文獻在論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于方括號內。同一文獻在一文中被反復引用者,用同一序號標示并在序號后注明準確頁碼。文后參考文獻表以“[參考文獻]”(居中)作為標識,排列順序以正文中出現的先后為準,序號左頂格,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識,每一條目的最后均以實心點結束。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