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是由中共青島市委主管、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堅持為黨的中心工作服務,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服務,為黨校的教學科研服務,為理論創新服務的辦刊宗旨。
《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創刊于1979年11月,刊物名稱《學習動態》,是內部刊物;1986年11月,更名為《青島黨校學報》;1989年5月,更名為《時代論叢》;1998年9月16日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成為全國統一刊號,更名為《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1992年獲山東省期刊三等獎;1994年獲青島市首屆內部期刊一等獎;2000年獲山東省慶祝建國50周年二等獎;2002年獲第三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獎;2005年獲山東省第8屆優秀期刊獎。2008年全國副省級黨校學報影響因子排名第二。
一、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凡獲得科研基金資助的文章請加以注明。
二、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來稿請在作者署名之下標注作者工作單位全稱及所在地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地名、市或縣的地名、郵政編碼,各工作單位之間用分號隔開。
三、來稿正文之前須有200字左右的摘要及關鍵詞3-5個。
四、作者簡介放在稿件首頁地腳,應包括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省略)、籍貫、學位、工作單位及職稱、主要研究方向等。
五、“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序號用圓圈①②③……標注在文字右上角。注釋內容全部置于文末,放在參考文獻之前。
六、凡引文的出處一律列入“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列于文章最后,正文中的引文序號在引文末右上角以“[]”內加阿拉伯數字的方式表示。對于多次引用的參考文獻還應在正文中的序號后以“(P起止頁碼)”的形式標出起止頁碼,使用的序號前后不變。著錄項目為:
1.主要責任者,只列姓名,多個責任者之間以“,”分隔。其后不加“著”、“編”、“主編”、“合編”等責任說明。
2.文獻題名及版本(初版省略);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獻起止頁碼;文獻標準編號(標準號、專利號等)。
3.參考文獻類型及其標識:
(1)專著[M]、論文集[C]、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其他未定型文獻[Z]。[序號]著者.書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例如:[1]羅榮渠.現代化新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91.
(2)期刊。[序號]著者.篇名[J](專刊的標識為:[P]).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例如:[2]朱英.關于晚清士紳基層社會地位的歷史變動[J].歷史研究,1996,(l).
(3)論文集中析出的文獻。[序號]析出文獻的著者.篇名[A].原文獻著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4)報紙文章。[序號]著者.篇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5)電子文獻。[序號]著者.篇名[EB/OL].網站名,刊出日期.
七、來稿須注明“專投”字樣,否則,編輯部不予受理,切忌一稿多投。稿件請用A4紙、小4號字打印,文后請寫明詳細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及E-mail地址,待接到編輯部用稿通知后再發送電子郵件。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