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學院學報》創刊于1980年9月,原名為《肇慶師專學報》,1985年更名為《西江大學·肇慶師專學報》,1990年又更名為《西江大學學報》。這一時期分別由肇慶師專、西江大學主辦及主管,只限于高校系統內部交流。
《肇慶學院學報》1998年9月,經廣東省新聞出版局審核,并報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西江大學學報》正式轉為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44-1452/G4。2000年8月,由于西江大學和原肇慶教育學院合并組建本科肇慶學院,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西江大學學報》更名為《肇慶學院學報》,新編國內統一刊號為CN44-1508/C,國際連續出版物刊號為ISSN1009-8445,由肇慶學院主辦、主管。辦刊宗旨:堅持"雙百"方針,促進學術交流;為本校教學、科研服務,促進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為教師發表論文提供園地。獲獎情況:獲《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第二屆全國地方高校優秀學報。
(1)《肇慶學院學報》文稿務求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文字精練。文科論文一般不超過6000字;理科論文一般控制在3~4個版面(含圖、表等)。文題不超過20個字。
(2)《肇慶學院學報》以下內容分別提供中、英文:文題、摘要、3~8個關鍵詞,全部作者的單位、郵政編碼及所在地。整個英文部分置于“參考文獻”之后。
(3)《肇慶學院學報》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一般不超過200字。摘要中不宜使用圖、表、公式及非公知公用的符號或術語,也不宜引用正文中圖表、公式和參考文獻序號。英文摘要應使用第三人稱,內容與中文摘要對應,符合英文語法習慣及行文規范。
(4)紙質稿請用A4紙打印,請隱去作者姓名、單位及其他相關提示信息。下述內容需另附紙打印:
a.作者署名,工作單位全稱,所在省、市名稱及郵政編碼;b.第一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不寫),籍貫(具體到市、縣),學歷(碩士及以上標注),職稱;c.文稿主要責任人的通信地址、聯系電話及E-mail。
(5)來稿如獲得研究基金資助,請列出項目名稱及編號。
(6)文稿請按現行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以及本刊要求的格式撰寫,注意區別外文字母的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對易混淆的字母及符號,應予標注。量符號采用斜體(pH等特殊符號除外),量的單位一律用正體。
(7)文稿中圖、表只附最必要的,切忌與文字重復。插圖請用計算機繪制,圖面及其中文字應清晰整潔、線條均勻,應有圖序、圖題;表格應采用“三線表”,并要有表序及表題。
(8)本刊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文后所列參考文獻均應在文內按順序標注。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參見本刊《參考文獻著錄規范》。
(9)稿件請勿一稿多投。若發現此類情況,本刊3年內不受理該作者來稿。投稿后90天內未接到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稿件。限于人力,本刊概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肇慶學院學報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肇慶學院學報雜志社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肇慶學院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