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是沒有為刊物做劃分級別的,所謂的刊物級別只是期刊行業的一種認識和一些社會機構推出期刊目錄,通常是基于其學術質量、影響力和聲譽等因素進行評估。以下介紹僅供參考。雖然國家沒有劃分,可有些職稱評審部門對期刊級別有要求。比如浙江一級、二級,四川A類、B類,現在一般是分為“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兩類,近幾年有些地方在核心期刊里又分出;權威、重要、核心。
期刊的級別是什么意思?我國有8000余種期刊,有質量高的,也有質量低的,市場通過各種標準對期刊進行了等級劃分,來認定期刊的質量。雖然我國官方沒有對期刊等級進行劃分,但單位評職稱,學生評獎學金、學位都會對發表論文的期刊等級進行劃定,而隨著各種期刊數據收錄機構的對期刊進行評價收錄后,期刊等級基本被公認。下面我們聊一聊期刊等級是怎樣劃分的。
由于給期刊定級的機構、院校很多,定級的出發點、目的和標準各不相同,期刊分級的稱謂也就顯得五花八門。,我們熟悉的有省級期刊、國家級期刊、核心期刊,但期刊等級還有一級期刊二級期刊之分,小 編對期刊稱謂進行了整理,如下,期刊等級有以下幾種方式:
期刊分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從所有的期刊中提取突顯少數優秀的重點期刊,故一般分級層次不多,大多為2--3級,少數在4級以上。如:
2級: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
來源期刊--非來源期刊
3級:國家期刊獎--國家期刊獎提名獎--非獲獎期刊(以獲獎與否劃界,也可看作是2級)
—級期刊--核心期刊--其它期刊
—級期刊--二級期刊--三級期刊
4級:全國高校社科學報雙十佳--全國高校社科學報百強--全國高校
優秀社科學報--其它社科學報
—等獎--二等獎--三等獎--未獲獎
期刊級次的稱謂有很多種,主要有:
⑴按主管部門劃分為全國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
⑵按是否正式出版分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
(3)核心期刊,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4)稱一級期刊、二級期刊、三級期刊(如四川省第二次期刊質量考評,評定1998年全省期刊質量為-級期刊179種,二級期刊93種,三級期刊6種)。
(5)優秀期刊(如1999年社科院舉行的期刊評獎活動中,《文學遺產》等八種刊物被評為“優秀期刊” )。
(6)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如1992年國家科委、中宣部、新聞出版署聯合舉辦的首屆全國優秀期刊評比中,設優秀期刊一、二、三等獎。
(7)十佳期刊,如江蘇省社科類十佳期刊,首屆全國高校社科學報雙十佳。
(8)來源期刊,如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
(9)國內權威刊物,如《湖南大學校定國內權威刊物目錄》。
刊的級別劃分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同的評估體系和標準可能存在差異。因此,在選擇投稿期刊時,建議綜合考慮期刊的學術質量、影響力、適合度和目標讀者群等因素,而不僅僅依賴于期刊的級別。
以上是小編簡單整理的雜志期刊級別是怎樣劃分的的部分小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詳細可以咨詢本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