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編處理稿件流程有哪些?一篇論文投稿到雜志社后,雜志社那邊編輯分工是比較明確的,根據編輯工作實際,分為選題策劃,書稿審讀,文字加工,文稿校對,整體設計等。工
作性質不同,對應稱為策劃編輯,審稿編輯,責任編輯,美術編輯,小編為您整理責編處理稿件流程,僅供參考:
責任編輯擔任書稿的初級審查,也是書稿的第一責任人。文稿經責任編輯初審后,要寫出初審審稿意見,交給科室主任復審;科室主任復審后,再交給編審室復審。
之后也會對論文進行責任校對,校對是編輯工作的繼續,是對文字編輯的補充。校對的主要任務是對照原稿與排版后的校樣,消滅一切排版上的錯誤。另外,校對還要盡可能發現
書稿原有的錯漏和不妥之處,并提交責任編輯解決。
“是非”問題主要由責任編輯負責,但是,由于作者的文稿大多是電子稿,對照原稿的工作不再是重點,因此“校是非”是新形勢下對責任校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投稿的稿件可能經歷以下所列的一個或多個審理階段:
預審——通常在稿件提交給責編后的10個工作日內,由責編對原稿進行查重,初步判斷稿件是否符合本刊的報道宗旨及其寫作水平。
初審——由責編負責對原稿進行審閱。
二審——由副主編對初審或修回后的稿件進行審閱。
評審——由外審專家對稿件進行審閱。
再審——由責編對修回的稿件重新審閱。
復審——由副主編或外審專家對稿件重新審閱。
只有初審是稿件的必經階段,其余階段因稿件而異。
以上就是責編處理稿件流程,論文審稿周期是比較長的,審閱進度也是因人,因稿,因時而異的,作者要盡早準備,并且提高論文的質量,縮短審稿周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
多詳細可以咨詢本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