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SCI論文的難度確實因研究領域而異,某些學科領域本身就具有先天的優勢,更容易做出成果。當然了同一領域內的SCI論文,也有優劣之分,不同期刊雜志每年的影響因子都是在上下浮動的,但也不會有太大的偏差。那么如果想要發表一篇質量高的sci論文發表流程以及有何注意事項。
接下來小編匯總SCI論文發表流程及注意事項
1. 投稿前的準備工作
1.1 期刊的選擇
途徑一:下載最新的SCI論文影響因子表,輸入相關領域的關鍵詞,可以查出不同的期刊結 果和對應的 IF 值;
途徑二:根據平時所閱讀的相關文獻,進行不同期刊的選擇和篩選;
途徑三:老師根據你的工作(創新程度、完整性等)指定相關的投稿期刊; 在較大范圍內確定投稿期刊之后, 分別進入各期刊的主頁面, 點擊 “Submit your Article” , 仔細查看期刊的“Guide for Authors” ,包括該雜志的“Aim and Scope”, “Paper Type” 等,確定最終的投稿期刊。
1.2 文章格式調整
確定投稿期刊后,在文章結構和表達基本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查看所選期刊的“ Article Structure”進行逐一修改,主要包括:
Word limitation
Running title (不是所有雜志都需要) ? Title
Author names and affiliations ? Corresponding author ? Present or permanent address
Abstract Graphical abstract/Research highlights (不是所有雜志都需要) ? Keywords Text and acknowledgements ? Tables and Figures captions ? References Nomenclature and units
1.3 投稿前需準備的材料
文章格式完全修改好以后, 發給相應作者 (主要為通訊作者和對該文章做出重大貢獻的其他 作者) 進行審閱論文援助本站客服(最好包括文章的投稿信 (Covering letter) ) , 在同意和確定無誤后進行后續的材料準備和投稿工作。投稿所需材料如下: Covering letter (介紹文章的重要意義和創新性, 是該文章能否進入實審階段的有力保障, 特別重要);
Graphical abstract (圖形摘要,你需要給出 1 張能代表全文的圖,并給出合適的說明(不 是所有雜志都需要) ) ;
List of three potential reviewers (幾個途徑):
①課題組推薦在國內外熟悉的同行專家;
、谠谄綍r閱讀文獻、實驗中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試著和國內外的專家寫 E-mail,慢慢熟悉 后可以推薦其為審稿人;
、墼谡撐闹兄攸c介紹某個教授/參考某個教授許多文章,可以將其 推薦為審稿人) Manuscript (修改后的正式稿,一般為 2 倍行距、左端添加連續行號、全文中間對齊(有 的雜志需要左對齊) ) ;(表題置于表上方,三 線表,每個表單獨占一頁)
Figures (所有的圖題按照次序寫成一個 Figure Caption 文 檔,每個圖單獨占一頁,圖一般為 EMF 或者 TIF 格式文件(>200 dpi))。
2. 論文投稿 上述工作準備就緒后,就可以進行論文投稿了。
首先需要登陸雜志的投稿系統,這就需要注冊一個投稿 ID(所有信息均為通訊聯系人的基 本情況,因為投稿后稿件的一些情況編輯會直接和 Corresponding author 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