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論文是科技論文的一個分支學科,是報道自然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創新性工作成果的論說文章,是闡述原始研究結果并公開發表的書面報告。怎樣在期刊上發表醫學論文成了大家關心的話題,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一看。
一、怎樣選擇期刊
1、專業要相對應
投稿首先要符合自己文章的專業性,醫學論文就要投遞到醫學方面的期刊上。
2、寫作水平與雜志水平要一致
發表論文的前提是你得寫一篇論文,自己能寫到什么程度,等寫好了看看自己論文的檔次適合發表什么樣子的刊物,這就需要對醫學刊物的分類進行了解。什么是省級期刊、國家級期刊,以及期刊和非核心期刊的發表要求都要了解。
3、其它因素
我國的刊物大多數是自負盈虧,要收取版面費,一些還要審稿費,還有有些刊物審稿周期比較短,有些比較長,這些因素都必須事先考慮好。
二、投稿的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完成稿件反復修改
發表在中文刊物上要查好投稿指南,看看對格式,對內容,對字數,有些甚至對參考文獻的條數等都有什么規定,在寄出前要檢查好幾次,盡量不要有錯誤,格式符合刊物的要求,尤其是對參考文獻,要求比較多。
2、寄出稿件等待審稿
稿件發送的方式很多,最好我認為Email和郵件同步發送,這樣確保論文能到編輯手中!Email發送時附件里文件的名稱要寫的具體一些,同時寫一個簡短的給主編的信。發送同時最好有一個和這個文章相關的介紹和自己的介紹。
3、修改、改進后發表
投遞論文一個月左右后要主動和雜志社聯系,要是審稿合格,要求修改稿件要抓緊時間修改,在此送出之前要寫好一份修改說明,對修改的每一個地方作詳細說明。然后盡早寄出。還要要求刊物考慮盡早發表你的文章。否則整個過程長的要半年還多。
那怎么寫出一篇能成功發表的醫學論文呢?我們需要了解醫學論文的格式和寫作內容:
1、醫學論文題目的選擇
1.1 醫學論文的命題
醫學論文題目應是文章內容的集中概括。論文好壞與標題有很大關系。編者瀏覽文章,會先看題目,然后才決是是否閱讀全文。所以,命題需要既能引人注目,又概括全文內容,便于記憶和引用,做到恰當、確切、簡短、鮮明,以引起編者的注意與興趣。題名應力求簡短,一般不宜超過30個字,以20個字左右為宜,越簡短越好。同時還應具備可檢索性、專指性、信息性,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1.2 醫學論文摘要與關鍵詞
摘要是正文的高度濃縮,便于做文摘和檢索,便于編者了解全文的要點。因此,摘要應力求簡明扼要,字數一般為200字左右。摘要可以獨立使用,不要一般的套話空話,但也不要照搬圖表、公式,不可用非沿用編寫符號。有的期刊要求列出關鍵詞,醫學論文關鍵詞的選用應盡可能的用《醫學主題詞表》中的術語。
1.3 醫學論文的正文
醫學論文由前言(引言)、臨床資料(資料與方法)、結果、討論等組成。各部分應妥善安排,即明確分工,避免重復,又互相呼應。正文內的小標題層次分配國內各刊使用不一,需要分情況去遵循。相當一部分醫學論文都有參考文獻,其附在全文結束后,順序應以右上角碼的形式標注在文內相印處(即引用文獻處)。
2、醫學論文的內容要求
醫學論文寫作多是有感而發,多是自己親身經歷的熟悉工作。寫作基本要求應是真實地、客觀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和內部的規律。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以嚴肅認真對待。醫學論文需要從臨床中取其精華,內容必須有材料、有判斷、有概念、有觀點,合乎邏輯,材料確實、概念明確。應具有可讀性、科學性、先進性(獨創性)、實用性。
2.1 臨床醫學文要做到為醫學科學的發展積累資料,又要指導臨床實踐,就得密切注視信息。醫學是一門應用科學,絕大多數醫學論文應結合臨床、預防的實際,也即是對臨床工作有無實際的指導作用,實際指導作用越好,實用性越強,價值越大。既可普及,又利于提高,既有社會效益,又有推廣價值。
2.2從醫學論文的命題起就一定要符合科學性的原則。取材可靠、客觀真實,并通過計算,對象選擇、分組處理,評定應是雙盲、隨機、客觀。這樣的結果有說服力,科學性強。要做到數據準確、引文準確、用詞準確,內容觀點正確無誤。避免概念不清、論據不足、自相矛盾、層次不合理、觀點不明確。
2.3科學的生命在于創新,沒有創造就沒有發展,一篇醫學論文要有新意,有新內容、新觀點、新方法等等。這樣對別人才會有所啟發,有所收獲。所以要求論著的學術內容應有所獨創、有所發現或發明。這樣的論文才有刊出的價值,投寄后被采用的機會就大的多。
2.4 言不在多,而在于精。文字表達準確、通順,論點鮮明、論據充足、邏輯性強、術語規范、格式合適、結論可靠切題,使編者以最少的精力,獲得最多的收獲。
3、醫學論文的格式構成
3.1 引言(前言)是醫學論文開篇的一段短文,主要介紹本文的背景、理論依據、論文的范圍目的與工作的收獲、結果、意義等。
要求言簡意賅,點明主題。不可言過其實,尤其是諸如國內外罕見,未見報道,無先例,屬最新水平之類,必須有充分證據,否則一般不用。
3.2 臨床資料(資料與方法)是論著的主要內容,包括實驗對象、器具、采用什么方法、多少病例(男多少、女多少)、如何分組、診斷手斷、依據、治療方法(用藥)、療效標準、觀察及隨訪時間等等。應說明資料來源的時限、年齡、性別、職業的可比性。說明療效或某種方法時需設對照組,條件同等、隨機分組、用藥或檢測采用雙盲法對照。任何科學成果,必須能夠在方法同樣的條件下重復出同樣結果,方能得到公認。資料中如數字較多可用統計圖表表示。統計表應有表題和序號,表格內避免繁雜,更不能與正文重復。
3.3 結果是醫學論文的中心部分。即實驗研究、臨床研究、分析觀察、調查的各種資料和數據,進行分析、歸納,經必要的統計學處理后所得的結果。這是決定論著質量是否嚴謹,數據是否準確可靠,要求高度真實和準確。
3.4 討論即將所得結論或研究結果,從理論上進一步認真分析。科學的推論和評價,證實所得結果的可靠性,闡明具有科學性、先進性的論據,從而取得大家的公認。通常討論的問題有:闡述該文研究的原理與機制;說明該文材料與方法的特點及其得失;分析該文結果與他人的異同及優缺點;根據該文結果提出新假設、新觀點;對各種不同學術觀點進行比較和評價;提出今后探索的方向等等。一篇文章通常只討論其中的某些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討論必須緊緊扣住該文的研究結果,突出自己的新發現與新認識。討論的深淺、正確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掌握文獻的多少和分析能力。因此,必須了解本專業的近況及動向,才能比較客觀的得出正確的結論。